創(chuàng)作者的神兵利器!小米筆記本Pro 14 2022上手體驗

這是一臺借了不想還的筆記本?。追奖硎粳F(xiàn)在很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個玩笑!
?
其實本來沒有這一期的,但之前有朋友在評論區(qū)留言,想看小米筆記本Pro 14的上手體驗,我問他具體什么型號,他說是2022款的,主要是想看看OLED屏幕和壓感觸摸板。

所以我厚著臉皮,找英特爾的朋友借來了這臺機器!
那么,代價是什么呢?
導(dǎo)播~!導(dǎo)播~!快快快!切廣告!(猝不及防)
?
好消息!好消息!(廣告音效)

英特爾聯(lián)合寶馬i品牌,參與武漢白鱀(jì)豚保護基金會公益行動!

圍繞綠色生態(tài)工藝主題,提供筆記本電腦與高性能電腦設(shè)備支持,

助力長江野外科考工作!


讓綠色科技直抵美好!
?
咳咳~廣告播完了嗎?播完了我們接著聊!

這是一臺具有英特爾EVO認證的筆記本,那這個標準呢,我們之前也聊過,基本上是面向創(chuàng)作者的一個標準,量身定制!總之還是那句話,不符合標準的設(shè)備是過不了這個認證的。當然,沒認證不代表差,有認證可以避免踩坑!

總之挺意外的,我本來對這臺筆記本期待值并不高,但結(jié)果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
你看我前面不是都說了嗎,借了不想還!那說明這款筆記本肯定是有點兒東西的,做的很不錯!所以我對它的評價也非常高!
外觀設(shè)計
OK,我們這次來點兒不一樣的!我們先來看包裝。小米這次的包裝可謂是誠意滿滿!除卻表面的環(huán)保包裝外,內(nèi)部還有兩個個獨立的包裝盒,非常精致!滿滿的儀式感,仿佛在拆一份精美的藝術(shù)品!


讓我不禁感嘆,小米的設(shè)計師,審美終于是在線了一回!

比較小的那個包裝盒呢,內(nèi)部裝有一個100W的C to C充電器,線纜長度大約是1.7米,同時也可以給手機充電,實測小米手機最大支持55W的快充。然后還附贈了一個USB3.0的Type-C轉(zhuǎn)Type-A的轉(zhuǎn)接器。

當然,這都是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筆記本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讓我們緩緩打開包裝,心心念念的筆記本,終于在這一刻揭下了它神秘的面紗……誒~等等!這個包裝大家要注意啊,一定要輕拿輕放,小米這個包裝設(shè)計,實際上是容易滑落的,所以拆封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除了筆記本以外,就是說明書了,當然,最出挑的還是這個清潔布,我都有點兒懷疑小米是在含沙射影,故意暗示嘲諷什么。




整機采用了金屬機身,配合CNC一體切割工藝,還有噴砂處理,顯得質(zhì)感十足。深空灰色的機身,低調(diào)而又不失奢華。

如果不是正面的logo,你甚至都會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小米的產(chǎn)品。毫無疑問,至少在外觀上,小米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
接口與拓展
看完了外觀,我們來看接口。小米可謂是最激進的國產(chǎn)筆記本廠商之一,不愧是助長歪風(fēng)邪氣的鼻祖,祖師爺級存在。
?
我們前面在開箱的時候有個東西,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就是這個轉(zhuǎn)接口。你說小米它為什么莫名其妙的給配這么一個東西?

原因很簡單,它沒有A口啊!
嗯?!
對,沒錯,它沒有A口,我再強調(diào)一遍,它沒有Type-A接口!

它左側(cè)是一個全功能Type-C(上一代左側(cè)的C口不是全功能的,僅支持充電和數(shù)據(jù),不支持視頻,這一代支持視頻傳輸了,要是能再多一個雷電口就更好了)。

右側(cè)是一個雷電4和一個全功能Type-C接口,所以小米就很自覺(心虛)的給配備了一個這玩意兒!
?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用鼠標, 要么用藍牙連接,要么上轉(zhuǎn)換器、拓展塢。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開不開心?
?
當然,接口少其實和它的機身厚度也有關(guān),確實塞不下,總之在接口方面,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更傾向于帶著它配合C to C一線連顯示器使用。
屏幕素質(zhì)
屏幕算是我們這次測評的重點之一,可當我喚醒屏幕的一瞬間,我的臉頓時拉了下來,笑容逐漸凝固,神情變得愈加凝重!這tm是什么垃圾啊?亮度低的要命,甚至屏幕邊緣還都發(fā)暗,有點兒像是陰陽屏。

這tm是OLED嗎?
?
OLED就這?不應(yīng)該???這可是來自三星的E4 OLED,不可能這樣???就算再垃圾,也不可能連國產(chǎn)面板都比不上吧?正當我要給這塊屏幕判死刑的時候,碰巧我插上了電源,就在那一剎那,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讓我收回前面說的話。這確實是一塊兒好屏!它的均勻性和一致性表現(xiàn)非常棒,絕非前面所說的那樣不堪!
?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原因是小米的系統(tǒng)設(shè)置,默認不插電會開啟屏幕節(jié)能模式,這個節(jié)能模式不光鎖亮度,還會讓屏幕看起來邊緣發(fā)暗,像是有故障!


如果我不是耐心找到了這個設(shè)置,我可能真的就以為這是塊兒垃圾屏幕了,所以希望小米以后能改一下這個默認設(shè)置吧。
?
那這塊屏幕的實際表現(xiàn)究竟如何呢,可以這么說,如果不是友商(甲方)攔著,不能用太夸張的詞匯,這塊兒屏我真要吹上天了!因為它屏幕素質(zhì)確實非常高,放眼整個Windows筆記本陣營,它都是名列前茅的那一種!

我們先來簡單過一遍參數(shù)吧,之后再談觀感。首先是亮度,肉眼觀測亮度在400nits以上,但是應(yīng)該到不了450nits,就在這個區(qū)間。當然,小米很雞賊,它宣傳的時候都是宣傳峰值亮度,說是HDR 600nits峰值亮度,這個其實大家用不到,記住,你只需要關(guān)心典型值亮度就可以,它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塊兒規(guī)格為400nit的OLED屏幕。
?
分辨率為2880*1800,刷新率是90Hz,也是非常棒的參數(shù),如果說明年的新品能提到120Hz的高刷,那簡直就是殺瘋了,當然,我不是說它目前的屏幕配置不夠好,恰恰相反,它在這個價位,特別能打。只是我個人希望,小米在未來,能夠更進一步!殺他個片甲不留!
?
參數(shù)終歸是紙上談兵,來談實際觀感,OLED最強大的就是它的色彩表現(xiàn),和普通LCD屏幕相比,它確實更加鮮艷一些。



但你并不用擔心它的色準問題,因為小米預(yù)設(shè)了三種色彩模式,都已經(jīng)校準過了。

當然,這塊兒屏幕也并非完美,唯一的問題在于屏幕表面,可能和它的像素排列方式有關(guān),在特定距離下,你能觀察到非常細小的網(wǎng)格狀紋路,但是相機很難拍出那種效果,我只能給大家口頭描述一下。

有的人可能會說“OLED不是有燒屏的問題嗎,它就是不如LCD!”
對此,我只能說,為什么要搞雙標呢?難道你不知道LCD也會燒屏嗎?

這種人啊,其實不是在找面板的缺點,他們只是單純的討厭OLED這個詞而已!猶豫的人還在等待,果斷的人早就吃上了OLED面板的福利!所以你還在等什么呢?心動不如行動,趕快下單吧!

總之這塊兒屏幕,我對它的評價是非常高,真的超值!它值得我如此夸贊!這就是EVO認證的含金量?。赡軙腥苏J為2022新款相比上一代2021舊款屏幕縮水了,實則不然,上一代是120Hz LCD 300nits,新品是90Hz OLED 400nits,OLED 90Hz其實遠勝于LCD 120Hz,因為LCD有液晶拖影問題;再一個就是亮度,上一代的300nits壓根沒法看,亮度太低了,瞎眼屏)
交互體驗
鍵盤的布局非常常見,是我喜歡的配列,按鍵反饋也非常優(yōu)秀,右上角還是一如既往的指紋識別與電源集成鍵,最關(guān)鍵的是鍵盤背光燈,沒有偷工減料,和某個國內(nèi)知名品牌在鍵盤燈上縮水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接下來就是本次測評的第二個重點了,觸摸板!這塊兒聲稱支持壓感的觸摸板,表現(xiàn)究竟怎么樣呢?

用起來其實就像一些高端旗艦手機上的線性馬達一樣,稍微使勁兒按下觸摸板,你會得到清晰有力的反饋,仿佛就像是在按壓實體鍵,然而它實際上并沒有實體按鍵,它是通過觸摸板底部的線性馬達震動,來模擬出的按鍵反饋效果。
?
如果你沒用過類似的產(chǎn)品,第一次用這種觸摸板,會感覺非常驚艷,之后久而久之,用著就是非常舒服與自然。當然,一時間你可能難以察覺到這類壓感觸摸板的優(yōu)點,但一旦某天突然用上那么一次普通的觸摸板,你只會得出這么一個結(jié)論,除了壓感觸摸板,其他的觸摸板都是垃圾!就這么夸張!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吶!壓感觸摸板,絕對值得你擁有!

攝像頭方面中規(guī)中矩,不算差,但也不能算好。攝像頭旁邊還配備了光學(xué)傳感器,可以讓屏幕配合環(huán)境,自行調(diào)節(jié)亮度。環(huán)繞一周,我們并沒有找到麥克風(fēng)的蹤跡,直到再次望向攝像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小米麥克風(fēng)的秘密,原來它藏在了這兒,就在攝像頭旁邊,開了兩個孔。這種設(shè)計呢,我個人感覺是比較優(yōu)秀的,因為理論上,這種設(shè)計的收音效果會更好一些。當然了,它可能對面板的玻璃,是一種損傷!
?

揚聲器的表現(xiàn)究竟好不好,照例還是給大家聽一聽,我說了不算,交給大家評價。


BIOS方面還是小米的特色,系統(tǒng)預(yù)裝Win11家庭版,有需求的可以自行安裝其他版本。
性能測試
又到了性能測試的環(huán)節(jié),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簡單過一遍配置。

我手上這臺是i5-1240P的核顯版本,12核心16線程。


這算是英特爾第12代酷睿的標配吧,大小核異構(gòu)設(shè)計。


運行內(nèi)存是雙通道16G,也是完全夠用的,而且它還是LPDDR5的高頻內(nèi)存,頻率為5200MHz(兆赫),非常強悍的配置。

硬盤則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鎧俠的BG5,PCIe 4.0的固態(tài),實測寫入成績在1881MB/S左右。

其實說穿了,它這個讀寫速度只有PCIe 3.0×4的水平,只是走了PCIe4.0的通道。當然,我不是說它不行,它這個性能啊,哪怕滿盤之后,都有417MB/S寫入,也是完全夠用的。

無線網(wǎng)卡也是我們的老朋友,英特爾的Wi-Fi 6E無線網(wǎng)卡,AX211,好多筆記本都是搭載的都是這款型號,這說明英特爾的網(wǎng)卡,經(jīng)得起市場的考驗!

談完了參數(shù),我們再來看看實戰(zhàn)表現(xiàn)。

實測CFHD,運輸船1080P低清畫質(zhì),維持在45幀上下,核顯性能的正常水準。

CineBench R23多核跑分11475,單核跑分1663;

CrossMark總體得分1645。

12代酷睿的CPU性能實至名歸, 絕非短板!
購買建議
最后到了總結(jié)的時間,這款筆記本究竟怎么樣,值不值得買呢?

答案從我先前對這款筆記本的態(tài)度就已經(jīng)很明確了,顯而易見,非常值得購買!優(yōu)秀的外觀,扎實的做工,還有同價位最為優(yōu)秀的屏幕,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壓感觸摸板,與12代酷睿強大的性能相輔相成,更有EVO認證做為點綴加持,除了沒有A口這個硬傷,真的是難以找出其他缺點,我對它的評價,就是這么高,因為它確實讓我心滿意足。
?
那要買哪個版本呢?首先還是推薦購買搭載了英特爾第12代酷睿處理器的型號,一共有三款,分別是:
i5-1240P核顯版,i5-1240P+MX550獨顯版,i7-1260P+RTX2050獨顯版。

我個人是比較推薦購買i5的核顯款,這款性價比高一些,

當然,如果你進一步的游戲需求,那推薦直接購買i7的頂配版本,

至于MX550獨顯版呢,也不是不行,總之,最后還得是根據(jù)自己的預(yù)算做決定。

?
OK,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nèi)容啦,感謝大家的觀看與支持,我是RainWay,我們有緣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