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你是內核虛弱的“六邊形戰(zhàn)士”嗎?

現(xiàn)象:自己都這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無法消除內心的恐懼、焦慮和自卑?
答:因為你提升的只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的人格。
1.“高功能”不等于“高人格”
①“人格”泛指一個人獨特的、相對穩(wěn)定的內在狀態(tài),它決定了你處理問題、管理情緒、創(chuàng)造快樂的能力。
②而成績、金錢、技能、事業(yè)、學歷、婚姻等都是為了適應社會而發(fā)展出的一系列“外在功能”,他們的優(yōu)秀只能讓你獲得更多的生存價值、社會價值。
③功能并不能代表你的人格水平。將功能等同于人格,往往是內在崩塌的開始。就算你的外在功能再強大再全面,但沒有相應的內核去支撐,你頂多也只能算一個內核虛弱的“六邊形戰(zhàn)士”。這其實并不抗打,內心也無法真正的自給自足。所以很多人卷到一定程度就會身心俱疲,開始擺爛、搞砸或抑郁。因為一旦現(xiàn)有人格無法承載自己的高功能了,到了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比如升學不適的青少年危機、事業(yè)家庭不順的中年危機等,都有可能在生理、心理上“塌方”或物質上家道中落。
2.方向不對,努力真的白費
①大多數(shù)人耗盡一生也只是在“功能”上下功夫,比如東亞國家的教育制度以及過度注重“外在”的價值體系,但諷刺的是我們的目標卻是“幸福人生”這一非常內在的需求,所以我們的生活總是伴有強烈的撕裂感。聽的最多的也是“等我有錢了、等我上岸了、未來就一定幸福了”等等。或是很多想要跨越階級或者高攀豪門的人以為有錢了就能擺平一切,或是好看就能HOLD住婚姻,以為這樣就是快速抵達幸福的捷徑,但就像很多看似優(yōu)秀的人一樣,一旦進入情感關系或面對父母時,自己的人格就原形畢露,變得患得患失、被人拿捏、無法做自己,有一種在努力也瞬間歸零的恍惚感。時間久了就會習得性無助,“果然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我想要的人生”。殊不知其實是努力的方向出了問題。
調控方法:所以在極度內卷的“高功能”但自我壓抑的“低人格”社會里,一定要花時間來深度探索內心,療愈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模式,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獨特性,不被外在的價值體系卷走,從根本上提升人格力量。因為很多時候你不必成為“六邊形戰(zhàn)士”,也能過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