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孤山
妻梅子鶴
梅妻子鶴
? ? ? ? ?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箋注》
【原文】
孤山處士,妻梅子鶴,是世間第一種便宜人。
我輩只為有了妻子,便惹許多閑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厭,如衣敗絮行荊棘中,步步牽掛。
近日雷鋒下,有虞僧孺,亦無妻室,殆是孤山后身,所著《溪上落花詩》,雖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謂迅捷之至。
至于食淡參禪,則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無奇人哉?
【今譯】
孤山處士林和靖隱居孤山,不娶妻,沒有子女,居住的地方種植著很多的梅樹,養(yǎng)著很多的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是世上最自由自在的人。
我們這些人,只因為有了妻子與兒女,便惹上許多閑雜事務,撇也撇不開,依著這些事又顯得十分討厭,好像穿個破棉襖在荊棘中行走,每一步都受到牽掛。
今天的雷鋒山下,有一個叫虞僧孺的,也沒有娶妻生子,大約是孤山處士的化身吧,他所作的《溪上落花詩》與林和靖相比,雖然不知誰優(yōu)誰良,但他一夜可作詩一百五十首,真可謂作詩迅速產(chǎn)量之高了。
至于虞僧孺還吃素、參禪、好仙佛,那是比林和靖更高一等的地方。
看來,江山代代有奇才?。?/p>
???
【賞析】
筆者游孤山,不矚目那里的清雅絕塵,卻羨慕林處士和虞僧孺無妻無子的無牽無累。行文灑脫,語言率直,體現(xiàn)出作者狂放的個性。
“孤山” 杭州西湖邊的名山。
“孤山處士” 指北宋隱士林逋(公元967~1024),字君復,死后賜謚和靖(林和靖),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學世家,是北宋時代詩人。早年曾游歷于江淮等地,后隱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戶,以植梅養(yǎng)鶴為樂,又因傳說他終生未娶,相傳他隱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終身不娶,無子,愛梅及鶴,種梅養(yǎng)鶴以自娛,人稱其“梅妻鶴子”。
林逋是以杰出的詠梅詩詞聞名于世的。他隱居孤山,躬耕農(nóng)桑并大量植梅,寫出了不少詠梅佳句。
后用“孤山”來比喻清高隱居的人,這類人不追逐功名,不考學當官,看淡官場是非名利,也不像大眾俗人那樣去過著娶妻生子的凡人生活,他們獨自一人,過著孤身隱士的生活。
后以“梅妻子鶴”、“梅鶴因緣”、“妻梅子鶴”指看淡名利,看破兒女情長的人,他們孤身歸隱山林,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喻隱逸生活或恬然自適的清高情態(tài)。為孤身隱士超脫清高的典故。
“雷峰”西湖邊山名。
“虞僧孺” 名淳貞,錢塘人,與其兄淳熙皆好仙佛,以隱居終。
《溪上落花詩》虞淳熙、虞僧孺(淳貞)兄弟合作,曾被湯顯祖所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