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都:往事】一點設(shè)定:淺談曼都的地名——行政篇
曼都的行政區(qū)概念是由方言分區(qū)概念衍生而來的,這與滕達(dá)的造語者身份有莫大關(guān)系。但在歷史長河中,許多概念已經(jīng)失去了語言學(xué)的色彩,而演變?yōu)榧兇獾男姓拍睢?/p>
方/努亞(nua)
“努亞”是曼都的一級行政區(qū),相當(dāng)于國內(nèi)“省”的概念。這個概念一開始是用來表述內(nèi)部使用語言大體相似的一片區(qū)域。在現(xiàn)代曼都語言學(xué)界作為方言劃分的第一級概念,類似于漢語方言劃分體系中的“方言區(qū)”。根據(jù)滕達(dá)本人的手稿,他常常將nua翻譯為“方”(不得不說難以理解)。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諸如“海晉方”之類的稱呼。
目前被曼都語言學(xué)界承認(rèn)的"努亞"主要有四個,即晉努亞(Zinnua)、尼安努亞/淰努亞(Niannua)、蘇安努亞/酸努亞(Suannua)和沙努亞(Canua)。這也是滕達(dá)最早劃分曼都的方式,因此在曼都文學(xué)中也有用“四努亞”(Nienua)來指代曼都本土的現(xiàn)象。
在學(xué)界以外,nua的概念被逐漸泛化,有時人們將一些外族語言聚集的地方也叫做nua,如“弗里努亞”(Furinua)。弗里努亞境內(nèi)除曼都語的西晉方言和尼安方言之外,還包含了赫夫卡語(Temba Hefkai)、俄奇亞語(Temba Okiai)等語言。弗里“努亞”在語言學(xué)上并不是方言區(qū),但在行政概念上仍然是一個一級行政區(qū)。
目前行政概念的“努亞”共有15個。按照造語者本人的意見,采用意譯方式的,譯為“……方”;采用音譯的翻譯為“……努亞”。15個努亞/方分別為:
Simarzinnua? ? 西馬爾晉努亞/海晉方(simar:simar, simara,意為“?!保?/p>
Listozinnua????利斯托晉努亞/西晉方(listo-:listos, -oi,西方)
Oparniannua? ? 俄帕爾尼安努亞/東淰方(opar:opar, opara,意為“東方”)
Simarniannua? ? 西馬爾尼安努亞/海淰方
Nuthoniannua? ? 努特霍尼安努亞/北淰方(nutho-:nuthos, -oi,北方)
Suannua????蘇安努亞/酸方
Auracanua????奧拉沙努亞/南沙方(aura-:aura, -ai,南方)
Nagacanua????那加沙努亞/中沙方(naga-:naga, -ai,中間)
Nuth'indranua????努特欣德拉努亞/山北方('indra即hindra的縮略。hindra, -ai,山,此處特指)
Aurhindranua????奧林德拉努亞/山南方(aur=aura;hindra即“山”)
Furinua????弗里努亞/弗里方(furi:弗里斯人,即獸人。來自于英語中的furry,是滕達(dá)早期引進(jìn)的外來詞根。)
Okinua????俄奇努亞/俄奇方(Oki-:Okia, -ai,俄奇亞族,是曼都境內(nèi)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
Herminua????赫爾米努亞/赫爾米方(Hermi-:Hermia, -ai,赫爾米亞族,是曼都境內(nèi)主要少數(shù)民族之一)
Apsunua????阿普蘇努亞/阿普蘇方(因其境內(nèi)阿普蘇河(Apsu,?Apsuna)而得名)
Anynnua????阿寧努亞/阿諾方(Anyn-:源自Ano, Anyna,阿諾山,是傳說中眾神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阿諾神團(tuán)得名的由來。)
片、部
曼都在“方”下又分為片(tipos, -oi)和部(puda, -ai),相當(dāng)于國內(nèi)的地級市。片來自于“方言片”,是最普遍的二級行政區(qū)。
部一般表示民族自治,有時也稱自治部(azopuda)。曼都目前有43個部,其中36個部集中分布于曼都北部邊境附近,曼都人統(tǒng)稱為“北境三十六部”(36 Pudes Nuthojoi)。
常見的地名有:
片:維薩諾斯片/維城片(Visanos)、敘托斯片(Sytos)
部:赫夫卡部(Hefka)、澤勒夫部(Zeref)、海拉夫部(Hairaf)
稱呼片和部時,除了直呼其名,也可以使用“tipos/puda/azopuda+地名屬格”的形式,如:
Visanos =?tipos Visanoi
Sytos = tipos Sytoi
Hefka = (azo)puda Hefkai
Hairaf = (azo)puda Hairafa
小片
在“片”和“部”之下又分“小片”(istipos, -oi),相當(dāng)于縣級行政區(qū)。小片來自于“方言小片”。如滕達(dá)在海晉方的住所即位于維城片的佩文小片(Peiven, Peivina)。
點
“點”(dor,?dora)源自“方言點”,相當(dāng)于鄉(xiāng)級行政區(qū)。但這個概念極少用于直接為地名命名,一般命名仍然使用街道、鎮(zhèn)等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