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機械紀元》推薦

《尼爾.機械紀元》是一個很震撼的、令人感動的值得玩的游戲。
之所以能下這個結論,一是從最開始2017年3月份日服游戲開的時候,那段時間在高考前的夜自修、下課或者是自習課上,我看完了B站up主的“空耳YAYA”的尼爾全流程合集,后來我陸續(xù)關注主機游戲,凡是有新出的游戲,大抵都是看過了的,或者是回去找以前的老游戲,也了解了許多,雖然存在著實際的偏好問題,但時至今日,做一個排名,這個結論仍然沒有變。
我深深沉迷于游戲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辯證”之中,又從這種“辯證”中尋找到了“無力感”和“幸福感”。
生與死,人造人的“精神”(記憶)已經可以超越肉體實現(xiàn)空間轉換,肉體只要可持續(xù)替換而不衰敗,就能得到相對意義上的“無限”;機械生命體概念人格可以生存于網(wǎng)絡,抽象于客觀物質以外,也可得到相對的永恒。
強大與弱小,人類憑借弱小的肉體之軀,可以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明;人造人的個體能力遠超人類,他們超越了人類的界限,甚至可視為人類的進化體。但對于整個自然界、整個宇宙來說,他們渺小的就像塵埃;亞當夏娃可以說是機械生命體孕育出了新生代,但他們也會痛苦,感性上甚至劣于人類;概念人格設定上可以說是無敵的不可消除的存在,但他們可以起內訌自相殘殺,面對宇宙,它們也顯得那么無力。
自己與他人,人造人與機械生命體作為人類和外星人的代理人發(fā)起了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但個別人造人又可以和善良的機械生命體發(fā)展出友好關系,進行貨物交易、情報共享等活動。
本來冷冰冰的A2后面也可以為了帕斯卡村的機械生命體而戰(zhàn)。
天空和大地,大海和沙漠,外部世界和內部程序,物理攻擊和程序攻擊,參天大樹和先進機甲,巨型機械生命體的身體可以成為一處可行走的探索區(qū)域,多角度、橫版模式變換,很多東西都讓人耳目一新。
即使是一片城市廢墟,仍然有廣袤的天地可以盡情奔跑,有可信賴的伙伴,又因為一無所有,可以避開世俗的紛爭,可以逃脫金錢和權力,又因為沒了很多東西,于是,生命變得純粹且可貴。
還有尼爾的音樂,純音樂和造語都到了一個現(xiàn)象級的地步,一些音樂能讓我在抵抗軍的基地門口釣上很久的魚,又或者在游樂園坐上幾趟云霄飛車,特別是E結局,伴隨著《the weight of world》的變調8bit音樂響起,那個白色的小箭頭出現(xiàn)在屏幕下端,一個聲音告訴你還沒完的時候,是真的讓人激動不已,等我,老子這就逆天改命給你們看。
一個故事想傳達什么,大體都是通過劇情達到的。
一周目2B視角,二周目9S視角加劇情補充,三周目開始虐,加入A2視角,最后有一個真結局。
關于劇情,你很難去說它到底好,還是不好,你更多的只能去判斷它合理,或者是不合理,是否符合基本邏輯。尼爾的故事一些地方你可能會不喜歡,但它所傳達的一些東西又確實經由此能夠讓人去思考。
人類已經消亡什么的,世界怎么樣了,很多我都已經不在意了,我最關注的永遠是最后,三個“人”怎么樣了。
在A2和9S的最終戰(zhàn)斗中。
如果選擇操控A2,A2最后關閉了“通道”,通道里的機械生命傳出的預示著無數(shù)可能的孩童的笑聲漸漸消失,一股可能代表著“未來”的新生命體就此不復存在,似乎足以為這個故事畫上句點。但是,從自然進化上看,抹除這純粹的“無善惡”是否正確,無人能給出標準答案。在這片一無所有的大地上,似乎再也沒有人在意了。它們像正在成長的孩子,只留下了一個正在成長的背影。
如果選擇操控9S,他們最后同歸于盡了。A2沒有關閉“通道”,機械生命的概念人格將炮臺變成方舟,帶著機械生命體們前往浩瀚的宇宙流浪,擁有了無限生命,又依附于無限時間的它們,駛向太空,此時又讓人驟生孤獨之感。
無論是多么先進的生命體,都如故事開局所說的,“所有的存在都是為了被毀滅而被設計出來的,在這生與死的無窮螺旋中,我們被永遠地禁錮著,這是詛咒嗎,抑或是懲罰嗎?交予我們這個無解難題的神,是否終有一天,我們會向他拉起弓箭?!?/p>
被禁錮著,被命運決定著,被不可抗力約束著。
亞當學習人類的知識、情感,甚至最后斷開網(wǎng)絡,追求死亡。機械生命體最后選擇去流浪,又何嘗不是對其自身禁錮的突破以及面向新世界的追求。當游戲制作人員表隨著背景音樂滾動的時候,游戲玩家們又何嘗不對這份無法改變的“禁錮”感到悲傷呢?無法改變劇情,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人悲傷的結局。
在這個時候,pod機042站出來了,它無法承認這個結局,它想改變,它要改變,它不同意刪除2B、9S、A2的所有記憶數(shù)據(jù),即使他們是為了毀滅而被設計出來的。
于是它沖向了滿屏的彈幕,向那份“禁錮”發(fā)起挑戰(zhàn)。
但是,由于對方的實力過于強大,它敗下陣來。
“是否繼續(xù)?”
“是?!?/p>
Pod153頂了上來,它接過042的愿望,發(fā)起第二輪沖擊。
它倒下了。
“是否繼續(xù)?”
“是?!?/p>
你,這位玩家,沖了上去,和你一起戰(zhàn)斗的,還有無限的六個來自世界的玩家他們用所有存檔換來的僚機,一架僚機犧牲了,馬上會有另一個人補上來,直到你戰(zhàn)勝“命運”。
最終,三人的數(shù)據(jù)得以保留,隨后展現(xiàn)的兩幕也是地面上遺留的三人的身體的場景。
這個E結局真的可以說是一種升華了。
所以,最后在pod機反復詢問你是否愿意放棄你所有的存檔為他人擋下一顆子彈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是”。
它讓游玩過的人無不充滿一種“我做到了”的解脫感,那種“能夠改變”的力量就掌握在手中的那份充實感,仿佛關閉電腦屏幕之后,我們面對生活又多了一分勇氣一般,好像有,又好像沒有。
但在將來的某日,玩家可能會偶爾想起那片寬廣的廢墟,像一顆種子留在了那片廢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