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6年跟拍,3個不同階層孩子的“血肉掙扎”,令人揪心!《出路》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是比人與狗還大。”看完《出路》后,腦袋里突然蹦出來的這樣一句不知出處的話。
他們像三條平行線,永遠沒有相交的機會。
袁晗寒是永遠不會了解到甘肅的山溝里會有人把硬餅泡水而面不改色的吞下去。
他們?nèi)齻€年輕人在故事中都偶爾會喪里喪氣的,對比來說,最陽光的竟是片子開始,小女孩在跑著唱歌去上學的場景。
龍應臺曾寫: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
長到馬百娟們永遠不會知道袁晗寒們的生活,永遠。
長到一代代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基本固化的階級層次,是“暫時”用“很久”也換不回來的。
長到馬麗娟們已經(jīng)學不會改變,偶爾只能有幾個徐佳用幾輩子的功夫也可能追不上一個袁晗寒。
值得幸運的是,中國存在徐佳們,存在幾千幾萬個。
只不過同時,中國存在幾千萬個馬百娟們。他們沒有機會選擇改變。但或許,馬百娟們的沒有選擇未嘗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史鐵生有言:“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zhàn)卻不可須臾或缺?!边@是對徐佳們而言,馬百娟們并不適用。徐佳們再不濟也有父母努力的支持,馬百娟們沒有,他們什么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個軀殼,聽取著別人的意見來活。他們沒有機會挑戰(zhàn)命運。
但這樣也不妨他們活,導演鄭瓊曾借用袁枚的詩說:“ 苔花雖然小,但是也可以和牡丹一樣開花,開得很香?!?/p>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