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嘲笑聲中,狼叔不光賺到了錢——從歌舞片《馬戲之王》看現(xiàn)代社會的焦慮日常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嗎?
雖然大家一直都在吐槽水逆和轉發(fā)錦鯉求轉運...但人生中的旦夕禍福著實難測,不知何時就會有驚喜~

就像筆者,本來只是隨便去悉尼皇家植物園逛逛,怎么就碰到了排露天電影day seat的隊伍?更沒想到,邂逅的這部《馬戲之王》仿佛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脈!

終于,筆者想通了!要飛升了!(大霧...
——看清了戲劇對于自己和現(xiàn)代人的意義~
當然,《馬戲之王》只是一個導火索...加熱到99度還是靠一路的學習和歷練~比如,早早就看到了Alain de Botton的這篇著名TED演講,但是直到那個美妙的夜晚才恍然大悟!

所以今天要港的不僅是《馬戲之王》這部電影——歌舞固然可令人瞬間亦可賽艇,但更深層次的啟迪才是它能帶給我們更大的財富~

夜觀天象:歌舞片復興有望!
回到那個美妙的夜晚,筆者仿佛真的是穿越到了《La La Land》,一切都是那么唯美、那么夢幻~有視頻為證:

PS:恰好拍到了Rent前世《波希米亞人》的廣告
那是悉尼的夏日,面對著良辰美景,看著放映前海面的煙花,聽著狼叔對家鄉(xiāng)父老的問候——這種現(xiàn)場的體驗簡直是不能再亦可賽艇!

城會玩系列之:別人家的“電影院”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電影本身帶來的震撼!就如硅谷鋼鐵俠開啟了人們對于火星之旅的遐想,《馬戲之王》以絕妙的試聽體驗告訴了我們:原來歌舞片還能這么拍!
我們都知道音樂劇等演出有著獨特的“在現(xiàn)場”的魅力,而這是在大屏幕上感覺不到的...不過,當鏡頭語言被運用到極致的時候,也會效果拔群!

比如“酒吧安利”這一場景,雖然在音樂形式和表演上都非常音樂劇,但在鏡頭的鬼斧神工下效果顯然更上一層樓:神出鬼沒的酒保,匠心獨運的調(diào)度和音效;每一次推杯換盞間的小心機,每一個最佳角度的絕妙瞬間,仿佛每一秒都美到爆...這一段看起來無比酣暢淋漓,但不知劇組費了多少心思,實際拍了多少遍——這肯定是在現(xiàn)場難以復制的,值得去拉片看10遍!

或許是筆者的錯覺,總覺得初次看到逢場作戲的Zac Efron時比歌舞青春里老了三十歲...結果被狼叔撩到眼神發(fā)光后立馬又精神了二十歲!如果這個印象沒錯的話,那演員本人與該片的造型與燈光部門都應該加雞腿!這才是真正由內(nèi)而外詮釋相由心生~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去年的《La La Land》致敬了很多部歌舞片,堪稱能古典歌舞的“集大成者”...于此相比,《馬戲之王》簡直是一本劃時代的新編教科書~它的一些鏡頭調(diào)度,筆者原本以為是《Sing》之類的動畫片所特有的,沒想到在真人電影里也能拍出來!

所以說《馬戲之王》的第一個啟示,就是打開了我們對于歌舞片的想象力——打個比方,在看《頭腦特工隊》時,筆者真的已經(jīng)為Pixar拍案叫絕了,以為這就是動畫的極限,直到看到了《瘋狂動物城》...當年的《La La Land》已經(jīng)令人無比驚喜,沒想到同一音樂團隊第二年就再創(chuàng)輝煌!無論是本片的新人導演,還是每一個角色,未來都是大有可為!
更何況,該片并不是沒有提升空間~雖然細節(jié)細膩,其敘事上的不按套路出牌被很多人所詬病...或許它會拋磚引玉,啟發(fā)更逆天之作!

補個跟《聲入人心》表演版本的對比,雙聲道彩蛋,推薦戴耳機聽
前車之鑒:差點成為the greatest loser
雖然這部歌舞片,在音樂、舞蹈、演員和鏡頭調(diào)度上都幾乎滿分,筆者還是想重點聊一聊它在及格邊緣的劇情——雖然比較扯淡,卻對自己很有觸動~

其實Zac Efron和各馬戲團成員的故事有點像另一個《歌舞青春》:只不過他們不是普通的高中生,而是各類能人異士...同樣不被世人看好,要跨過重重阻礙發(fā)掘人生新的精彩~

不過,作為主角的狼叔,動機就沒有那么純粹了...雖然他是眾人的伯樂,但他的想法是:“反正會被別人笑話,為什么不用來賺錢呢?”在電影中,他幾乎毫不費力地創(chuàng)辦了馬戲團,卻又對此毫不珍惜,一心只想著混入上流社會,讓女兒成為跳芭蕾舞的“貴族”~

好在,他及時“浪子回頭”,在“一無所有”的時刻成功在大火中“救貓咪”,然后突然間就看破紅塵,金盆洗手了(各種神轉折,編劇真是棒棒噠...
稍微了解一下人物原型就知道本片并不是合格的傳記片,恐怕主創(chuàng)也無意忠實于歷史~真實的巴納姆相當毀三觀,作為人設肯定是要洗白的...而在本片中,他差一點就成了“最偉大的失敗者”——過于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惜自己否定,自我欺騙~

在他最春風得意的時刻:率團赴英,與女王談笑風生,以及熱捧“瑞典夜鶯“——狼叔不知不覺地卻接受了上流社會的那套邏輯,以為自己就是搞一些騙人的小把戲,和團員們也漸行漸遠...好在,他最后又找回了初心,仿佛當初看到拇指將軍身上的拿破侖一樣,再次發(fā)現(xiàn)了眾人身上的光輝,和馬戲演出的真正的價值~
這樣一個不那么政治正確的心路歷程,筆者還是很吃的消的~因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可能并沒有先天缺陷,也不會一生下來就口含金鑰匙,只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我們有種不同的特質(zhì)和愿景,卻在世俗的壓力下,不時面臨誘惑,甚至會誤入歧途...
相信或多或少,我們會在狼叔身上感受到共鳴,尤其看到他努力融入上流社會的滑稽模樣...只不過,我們的使命并不一定是給大眾帶來歡樂,電影的探討也是淺嘗輒止,并不能讓人感觸非常深刻~
重定義戲?。簞堇鐣行碌男叛?/strong>
這就是為什么筆者要安利Alain de Botton的TED演講——提供了《馬戲之王》恰恰缺乏的哲學內(nèi)涵...

這次演講中針對的是勢利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會根據(jù)彼此的名片決定是否交談,往往以一小部分來判斷一個人的全部價值,會盲目攀比而莫名地焦慮、恐慌...別的不說,我們自己是否曾像《馬戲之王》中嫌棄“花生”的上流社會一樣,以世俗的標準對他人評頭論足呢?尤其是對那些被打翻在地,仿佛永世不得翻身的“失敗者們”?
好在,悲劇藝術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我們看到失敗者明明光芒閃耀,卻陷入不幸,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同情~而他們的故事,Botton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通過現(xiàn)代媒體的報道則是另外一種畫風:


所以,當《馬戲之王》的遭遇在眼前呈現(xiàn),筆者恍然大悟:連如此傳奇的人生都會被“別人”當做笑話,我們又何必在意來自世俗,宛如小報頭條的指指點點呢?
或許這個世界很勢利,但戲劇能成為我們心靈的歸宿——無論是馬戲這樣的娛樂秀還是形形色色的悲劇...或許戲劇的這種價值就如同東方文化中的“以史為鑒”吧:在愈加魔幻的當代社會,我們仿佛形單影只,如履薄冰,但在人類的故事中,我們會知道自己并不孤獨,彼此間的悲歡離合如出一轍~
TheatreBomb希望:
用戲劇武裝自己,在魔幻的現(xiàn)實中燃起來!
就與戲劇的關系上來說,恐怕大多數(shù)小伙伴都只是吃瓜圍觀群眾,并不會從事這一行業(yè),也不會把它當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吸收戲劇中的養(yǎng)分,以一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見得多”的心態(tài)繼續(xù)人生的旅程~

相信,你會發(fā)現(xiàn)它雖然光怪陸離,卻是一個很好的小伙伴!不僅能像馬戲這樣使自己開心,還是一個良師益友,精彩超乎想象!
說不定,你就能更勇敢的直面人生,在賺錢的同時能夠永保初心,活出自我!

歡迎查看該TED演講,墻裂推薦
PS:據(jù)筆者所了解《馬戲之王》的版權被某奇藝獨家承包了...有會員的小伙伴不要忘了圍觀
PPS:春節(jié)還打算搞一波事情,盡請大家關注...

TheatreBomb-劇燃:
特立獨行的另類劇場,逗逼中的轟炸機
長按掃碼↓載歌載舞步入歪門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