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博士生,要慎讀文獻!

2020-08-22 16:48 作者:考博之家  | 我要投稿

本文來源:科學網(wǎng)博客 作者:蔡寧

我所見過的老先生教授們,無不強調(diào)在科研的起步階段要讀文獻,而且要多讀文獻。這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了,耳朵都聽起老繭了。

在此,我要反其意為之,來陳述我的觀點。那就是,博士生讀文獻應慎之又慎,寧少勿濫!(真正意義的學術型碩士生較少,我視同為博士生)

博士生入學,首先要選題開題。最常見的模式,是導師大概指一個方向,然后給學生至少一年的時間,自己選題。這段時間,學生主要的活動就是大量閱讀文獻。

但是,叫一個未入門的科研新手去大量閱讀原始文獻,其實是不妥當?shù)?!常常聽到有教授抱怨,自己的某某學生,都三四年了,還沒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實,這與不夠科學的方法不無關系。只要方法得當,博士前幾年的彷徨、無助、苦悶、老虎吃天無處下手階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叫一個本科畢業(yè)程度的學生直接去閱讀自動控制理論前沿領域的論文,基本是看不懂的!相信新手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情況:一篇論文,看一天,不懂;翻來覆去看三天,還是不懂;不信邪!再看一個星期。好像有點迷迷糊糊的感覺,可是掩卷細思,其實還是不懂!過幾天連這點迷迷糊糊的印象都會忘記。

為什么不懂?是不是看得還不夠多?看多了就會有感覺嗎?不是說“讀書千遍,其義自現(xiàn)”嗎?不是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嗎?我告訴你,非也,這兩句古話放在讀論文上,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其實是“讀書千遍,其義不現(xiàn)”,“熟讀唐詩三百首,照樣也不會吟詩”。就算你花費一兩年的時間看論文,到頭來還是看不懂??吹迷俣嘁膊欢?,光靠讀文獻,是不能提高閱讀能力和學術水平的。

那么,怎么才能學會看論文呢?奧秘在于,只有經(jīng)歷了完整的科研過程,自己寫過論文的人,才能真正讀懂別人的論文!道理很簡單,學游泳,坐在岸上看別人游,看一年自己也不會。必須自己下水親自游,嗆幾口水才能學會。學開車,看別的司機開一年,也成不了司機。編程新手,只會自己寫程序,而讀不懂別人寫的程序。

只有自身已經(jīng)是一個學者,跟論文的作者處于對等的地位,這個時候才能破除對別人所作論文的神秘感,才能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揣摩對方的知識背景、思路和寫作歷程,才能發(fā)現(xiàn)何處對方計拙遮掩,何處對方刻意加了華麗的包裝,何處已經(jīng)被審稿人給虐殘了...這時候或可會心一笑吧。

為什么人的閱讀能力不同?因為人在閱讀理解的時候,需要用自己已掌握的先驗知識去做信息的預測、填補和邏輯的連綴。你理解到的意思其實很多都是用“猜”出來的。我看本方向的某些論文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一日十篇,是因為我在快速尋找我想找的東西,在很多廢話我早已了解的情況下。很多別人論文的推導過程,眼睛一掃就能明白意思。為什么?因為我事先早已深入思考過有關問題。閱讀只是印證自己所想,所以不必細看。

閱讀理解本身并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互動過程!只有讀者跟作者你來我往地過招,才能真正讀懂。這就是為什么新手讀不懂的原因。永遠只是被動接受,永遠讀不懂!

如果自己沒寫過論文,那么永遠不能真正看懂別人的論文!因為閱讀其實是寫作的逆向過程。寫作,是先有靈感,點滴光芒,然后演繹,然后生發(fā),然后用細節(jié)堆砌成洋洋灑灑一篇文。這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過程。閱讀,是面對洋洋灑灑一篇文,力圖厘清其思路,追索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后的靈感和玄機。這是一個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閱讀理解了,就是能夠從宏觀角度把握其思想了。其實我自己寫過的論文,過半年,推導細節(jié)也看不大懂了。但肯定能宏觀把握大體思路。

一方面,寫作練習是最有效的提高閱讀能力的手段!另一方面,讀書充電和靜心思考也有助于顯著提高文獻閱讀能力。你在搞研究的過程中,要動手做實驗、要深入思考、要精確計算,這些都可以促進你對問題的真正理解。而這些活動,都是游離于文獻閱讀之外的!

過多的文獻閱讀會成為研究生學業(yè)成功的大敵!首先,大多數(shù)文獻都是無用的,發(fā)表以后即成過眼煙云,被人遺忘。新手腦子空空,不具備甄別文獻價值的能力。其次,過多閱讀文獻,時間浪費得多,收獲特別少,會極大地挫傷自信心。讀又讀不懂,放又舍不得放下,內(nèi)心極度糾結(jié)。這種狀況如果成為常態(tài),絕非好事。

新手不可一味死讀文獻!正確地入門方法,應該是迅速著手做一個簡單問題,盡快寫出自己第一篇論文。這需要先將閱讀范圍集中于一點,一般而言,與具體問題直接相關的較新文獻不會超過10篇。先通過泛讀了解背景,定位問題。然后著手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再根據(jù)需要,去有針對性地選讀一些文獻章節(jié),以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開始一定要做較簡單的小問題,記住這只是練習,是為了培養(yǎng)你的科研感覺、學術自信和以后的文獻閱讀能力。不要指望靠這樣的成果吃飯。更不要奢望一開始就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沒可能!開始的小練習題目,也是由導師指定比較好,因為新手不具備選題能力,沒必要枉費時間。導師自己在科研過程中,必定積累了較多價值不甚高的小問題,可能不值得花大力氣去做大文章,但可以直接拿給你做小練習。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你的自信心和寫作能力會與日俱增。論文水平和研究深度會越來越高。當你寫出兩三篇較高水平的論文了之后,那時候再去讀文獻,才真正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學術水平的提高,唯有源于實踐。這就是眼過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的道理。

即使對于成熟的學者來說,讀論文也絕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一不留神就會讓無用的文章內(nèi)容吞掉大量的寶貴時間。自然科學的論文還好,較高水平的雜志文章,基本上都結(jié)構縝密,語言簡練流暢。我今年寒假看了不少語言學方面的論文,作者往往東拉西扯,賣弄博學,讀到第十頁還未入正題,氣得人想罵娘。所以選擇讀什么文獻,什么章節(jié)詳讀,什么章節(jié)忽略,實在是一件大事!套用一句古話:夫文章者,科研成敗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也。再套用一句:學者每臨文獻,當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經(jīng)慎選的文獻,寧可不讀。

為了保證閱讀量,竊以為可多花時間精讀一些經(jīng)典著作。從閱讀的難度來說,經(jīng)典教材<專著<論文;從閱讀的意義來說,又是經(jīng)典教材>專著>論文。從經(jīng)典著作當中是不難體會到讀書之樂的。

前幾天看到有人鼓吹碩士生要讀1000篇CNS論文。我深深懷疑他說的是地球碩士,還是火星碩士。我不知道他自己讀沒讀過1000篇論文,反正我沒讀過,但我相信我是一個好的博導。


博士生,要慎讀文獻!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瓮安县| 平安县| 米林县| 屏边| 河津市| 启东市| 临澧县| 凉山| 琼结县| 阳朔县| 嘉善县| 清水县| 东阿县| 碌曲县| 阿尔山市| 汝南县| 革吉县| 扬州市| 清镇市| 辽阳市| 沾益县| 乌拉特中旗| 灵台县| 宜阳县| 阿克陶县| 蕉岭县| 达尔| 秦皇岛市| 阳东县| 崇左市| 班戈县| 丁青县| 光泽县| 凤山市| 陇南市| 土默特左旗| 建德市| 康保县| 龙南县| 临泽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