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案


鄒幼,男。濕毒內(nèi)蘊,發(fā)于肌膚,面頰、四肢大片皰疹,躁擾不安,部分糜爛,濕潤有水。此“奶癬”也。宜外治法清熱解毒,止癢斂瘡。
處方:爐甘石1 5克,枯礬6克,黃升3克,冰片1. 5克,苦參9克。共研細末,糜爛處撒敷藥末,干燥處麻油調(diào)涂(用量宜少)。
另用鮮車前草、野菊花(干者亦可,適量)煎水洗凈瘡面后再分別涂藥。
運用本法治療1周,疹即收斂平復(fù)。
【按】濕疹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本案為亞急性濕疹,系風(fēng)濕熱浸淫肌膚所致。本法為局部用藥,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斂瘡作用。其中黃升一味,又名升丹、三仙丹,為水銀、火硝、白礬三物升煉而成,其色黃,故名黃升。本品能殺蟲止癢,去腐生新,外科常用于癰疽惡瘡久潰不收。濕疹瘙癢、糜爛,亦非用黃升不可。惟小兒肌膚薄嫩,用量不宜過大。近幾年來,筆者運用本方治療各濕疹1 25例,對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療效較好,慢性濕疹表現(xiàn)為風(fēng)勝血燥證則療效較差。
標(biāo)簽: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