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銀行:左手進錢,右手出錢

講完了證券,下面的部分來講一下銀行。銀行在我們?nèi)粘I钪惺墙?jīng)常接觸到的,也是我們做投資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是整個投資市場中的中堅力量。
?
以前很多人都把錢存在銀行里面吃利息,我們的父母輩以及爺爺輩的人都是這么干的,但是現(xiàn)在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幾乎很少是把錢存在銀行,在銀行里面也就開個戶,每次錢一到銀行也是很快就轉走了,轉到不同的投資市場中去,因此這也導致了銀行之間的“吸儲大戰(zhàn)”——銀行間為了吸納儲戶的存款而掀起的斗爭。
?
銀行的運作邏輯就像我標題中說的一樣——左手進錢,右手出錢,銀行賺的是這個一進一出的利息差,不要小看這個利息差,可能就一點點,總量一多也是相當龐大的,銀行在中國也是最賺錢的投資市場,像工商銀行已經(jīng)連續(xù)多年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公司。
?
不過,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的投資意識和理財意識的增強,銀行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因為銀行嚴重缺錢,也鬧起了錢荒。以前去銀行存錢,工作人員都沒有什么好臉色的,現(xiàn)在銀行的服務態(tài)度明顯好轉,因為服務意識需要轉變了,要想多弄點存款進來,不搞好服務,更加沒人去存錢給銀行。
?
可能很多人會疑問,怎么連一向財大氣粗的銀行也會缺錢?確實如此,自從中國變成了一個人人都在談論投資的國度,銀行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不過這也是好事,銀行之間存在直接的競爭也是符合市場經(jīng)濟價值觀的,美國的銀行也都是競爭的頭破血流的。不過美國的銀行跟中國的不一樣,美國的銀行都是私人的,包括美聯(lián)儲。
?
銀行如果沒錢了,或者社會普遍對于資金有需求,怎么辦?央行會出手,2018年6月底,為了應對中美貿(mào)易戰(zhàn)的影響,央行降低了0.5%的存款準備金率,一下子就釋放出了7000億的流動性,這大大緩解了銀行對資金的需求,銀行的錢池子也一下子滿了許多,可以放到很多地方去,利好股市、樓市以及實體經(jīng)濟。
?
在這里需要解釋一下什么是存款準備金率,就是銀行存款中的一部分必須存入央行作為風險準備金,這個部分跟總存款的比值就是這個存款準備金率。假如銀行每100元存款中,有15元必須存入央行作為風險準備金,那么這個存款準備金率就是15%。假如某銀行有10億存款,存款準備金率是15%,那么這個10億存款中1.5億必須存在央行這里,結果銀行只能動用8.5億,如果這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點,變成14.5%,那么這個銀行就釋放出了500萬的流動性資金,可以自己用了——這就好比銀行是水管,央行是水龍頭,央行可以隨時擰緊、擰松,來控制貨幣水管出水量的多少。
?
銀行鬧錢荒,還與現(xiàn)在的CPI(物價指數(shù))持續(xù)升高有關,因為通脹率的增加,錢如果存在銀行是在不斷貶值的,現(xiàn)在的人都變聰明了,不會再傻傻把錢存在銀行吃利息,都拿去投資了,投資各種證券、黃金、基金等等,這樣很多銀行會被搬空,任你笑臉迎人,也無人去存款。這使得很多商業(yè)銀行不惜一切手段招攬儲蓄,這就造成了所謂的銀行間的“吸儲大戰(zhàn)”。
即使再沒錢,但銀行還是很樂意把錢貸出去的,因為銀行需要賺這個利差。很多的投資人在做投資的時候,因為缺乏資金,或者資金想在大一點,就找到銀行進行貸款。貸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商業(yè)信用貸款,利息可能高點,借給你的金額可能也不多;再有抵押貸款,如果你有房屋,就可以抵押給銀行進行貸款,一般而言,法定的貸款利率是固定的,但通常都會上浮,抵押貸款的利息比信用貸款少一些,可以貸款的金額按照房屋的估值,通常也能貸到估值的6-7成左右。
?
上面就是我所闡述的銀行運作邏輯,我們想通過投資賺到收益,不管我們是不是跟銀行打交道,仍然要熟悉銀行的運作模式,因為銀行在整個投資市場中作為一個樞紐——就好比我們是投資股票,但是在證券公司開戶后,我們的證券賬戶還是要綁定銀行卡,而這個投資股票的錢還是要通過銀行進進出出。
?
我們在投資的時候,也可以查看一些銀行的金融政策,來給我們的投資作為借鑒和指導,就像我上面說的2018年6月底央行給銀行降存款準備金率,一下子釋放出來7000億的社會流動資金,這些資金必然會有一部分流向整個資本市場,不管是對股市,還是期貨市場、樓市、實體經(jīng)濟等等,都是利好消息。有了這些利好消息,可以讓投資交易更加具有可操控性和可靠性。
?
如果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社會的整體流動資金就會變少,就像把水龍頭擰緊,那流出來的水流就會變小是一個道理。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在做投資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基本面的分析,這個基本面就包含了銀行的相關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