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總是喜歡在供彈上搞點幺蛾子,二戰(zhàn)意大利Brixia 45mm迫擊炮
昨天狗子寫了德軍二戰(zhàn)時的GrW 36型50mm迫擊炮,很顯然,這么輕型迫擊炮是失敗的。最后我在結(jié)尾的時候點了一下意大利的45mm迫擊炮同樣屬于走上歪路的輕迫,隨意這篇咱們來聊聊這貨。
先扯一嘴編制,正常來說別國的輕型迫擊炮一般都配屬在步兵排,比方說德軍一個步兵排下屬4個步兵班+1個迫擊炮組,但意大利從來都不走尋常路。他們常規(guī)步兵排沒有迫擊炮,步兵連也沒迫擊炮,而是在步兵營下屬一個武器連,每個武器連下屬兩個重機槍排和兩個輕型迫擊炮排,每個迫擊炮排里有三個班,每個班3門這種Brixia 45mm迫擊炮,所以這玩意在當年意大利屬于營級支援武器...?
但,這貨畢竟只是個45mm,因此它在設(shè)計方面與當時其他的迫擊炮非常不一樣。
?為了方便碼字,后邊我將這門Brixa mod.35型45mm迫擊炮簡稱為意大利炮。
咱們首先可以發(fā)現(xiàn)這貨的支架并不是傳統(tǒng)迫擊炮那種雙腿架+座板,而是一套類似于重機槍的三腳架,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高低射界,范圍從10°-90°,換言之這貨是有平射能力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意大利炮既可以是一門迫擊炮,也可以是一門輕型步兵炮,重量15.5公斤,在輕迫里頭算是重的一P,射程530米中規(guī)中矩。
支架后方有一塊墊子,不過這也不是讓人坐的,而是趴著的時候能舒服點,意軍可真是體貼呢...
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炮的射速很高,最大能達到25-30發(fā)/分,當然這貨沒有自動裝填系統(tǒng),而能達到這么鬼畜的速度和它彈/藥分離的奇葩供彈系統(tǒng)有關(guān)系。
意大利炮機匣上方可以塞一個單排彈匣,里面可以塞10發(fā)8x41.5mm的空包彈(基于卡爾卡諾6.5mm改的)
而炮彈戰(zhàn)斗部的裝填很有意思,我直接拿動圖說話
意大利炮的炮管可以通過一個把手來回推拉實現(xiàn)開閉膛,開膛的時候塞入炮彈,然后猛的往后一拉,這會兒除了實現(xiàn)閉膛,也會讓擊針擊打空包彈底火,空包彈被懟燃之后,火藥燃氣就推著這枚45mm炮彈飛出去了。
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看這發(fā)射過程,反正我是覺得挺可愛的,意大利人打仗不行,但賣萌是沒輸過。
咱們就這么想,射手打出一發(fā),然后推開炮管,副射手順勢從膛底塞入一發(fā),射手再拉動擊發(fā),速度確實會比普通迫擊炮要快不少。
但問題就出在這個口徑上。
這種紅屁股高爆彈由鋼殼,破片套和尾翼組成,重量僅480克,一斤都不到。里頭的TNT裝藥是70克。對比二戰(zhàn)時美軍的M2破片手雷重量595克,TNT裝藥52克。
意大利炮雖然裝藥多點,但破片比較少,他們兩實際上的殺傷效果是差不多的,有效半徑都在15-20米左右。
換個說法,意大利炮=中距離手雷拋射機,而且還賊重那種
圖為德國50mm迫擊炮和意大利炮彈丸對比
我在上一篇中已經(jīng)吐槽德國50mm迫擊炮威力辣雞了,但意大利炮比德棍的還弱雞。
我可以想象的到,北非英軍和意軍干仗的時候,一定由不少英國兵很納悶為啥意大利人的手雷能扔那么遠。
所以到1941年12月,北非的意大利部隊就逐漸撤裝了這種垃圾。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對意大利人來說,能開心的賣萌,為啥一定要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