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通途】《太吾繪卷》劍類裝備名稱用典出處詳考(上)

本文將從用典出處、典出原文及UP自己對物品名稱的理解三部分來考證《太吾繪卷》的兵器名稱,文章中將會大量的引用古文詩詞,可能會比較考驗各位讀者的古文水平。
另外因為UP能力水平有限,因此或許會遺漏一些晦澀深奧的典故,并且語言表達上也不一定盡如人意,希望有能力的同學能在評論區(qū)為UP查漏補缺、指明問題,在此先感謝各位。
最后感謝螺舟工作室的主創(chuàng)人員們,謝謝你們能為玩家們作出這么精致的游戲。
“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 《拾遺記》

神 · 一品
1、金鐵類【劍 · 銳】:純鈞 / 湛盧
典出《越絕書 · 越絕卷第十一》,原文如下:
①王取純鈞,薛燭聞之,忽如敗。有頃,懼如悟。下階而深惟,簡衣而坐望之。手振拂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釽,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于塘;觀其斷,巖巖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
②薛燭對曰:“不可……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
③湛盧之劍,去之如水,行秦過楚,楚王臥而寤,得吳王湛盧之劍,將首魁漂而存焉。秦王聞而求之,不得,興師擊楚,曰:‘與我湛盧之劍,還師去汝?!醪慌c。

依《越絕書》所說,純鈞與湛盧皆出自鑄劍師歐冶子之手,且另有其余三劍同時而出。
《越絕書》中有越王勾踐問相劍師薛燭易劍之事,薛燭便以此言勸越王勿與之
——薛燭稱,歐冶子鑄劍之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掃灑,雷公擊橐;蛟龍捧鑪,天帝裝炭;太一下觀,天精下之?!?/span>
如此天地異動,才使歐冶子成此五劍,足見其珍貴。

2、金鐵類【劍 · 極】:太初青宵
典出《列子 · 天瑞第一》、《莊子 · 天地》,原文如下:
①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陰陽以統(tǒng)天地。夫有形者生于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初者,氣之始也……
②太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此劍名應為作者自創(chuàng),因此UP主只能大膽猜測一下。
“太初青宵”所表達的也許是一種狀態(tài),即氣之伊始,萬物未生:天無星辰日月,地無土木河山。冥冥之中,視不見物,聞不得聲,如幽深長夜,唯氣存焉。

3、金鐵類【劍 · 拙】:軒轅夏禹劍
典出《史記 · 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正義》、《史記 · 夏本紀第二》,原文如下:
①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②列仙傳云:“軒轅自擇亡日與群臣辭。還葬橋山,山崩,棺空,唯有劍舄在棺焉。”
③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此劍名并非正式名稱,為后世之人牽強附會所得。
所謂“軒轅夏禹劍”,實或與夏禹無關。據(jù)《史記》載,軒轅乃黃帝之名,故后人多稱其劍為“軒轅劍”,但是UP主并未發(fā)現(xiàn)有古代文獻說明過黃帝之劍也曾歸夏禹所有,故稱其為“軒轅夏禹劍”似有不妥,但三皇五帝本就為傳說故事,后世既如此演變,也無可厚非。

4、玉石類【劍】:白冥劍 / 青冥劍
典出《古今注 ·?輿服第一》,原文如下:
①吳大皇帝有寶刀三,寶劍六:……五曰青冥……

依《古今注》所說,青冥劍乃吳大皇帝六口寶劍之一。吳大皇帝者,孫權也。
至于白冥劍,應是自創(chuàng)名稱,UP主認為此名是作者為了對應青冥劍所創(chuàng)。《晉書》中有阮籍“青白眼”典故,若將“青冥劍”之青作黑解,則完全可以用“白冥劍”與之對應。

5、竹木類【劍】:離離千世 / 神鋒
此二劍出處皆不可考證,前者與“太初青宵”一類,是作者自創(chuàng)名稱;至于后者,只需擅用詞典便可解釋其義。
從UP主個人的理解來看,“離離千世”一名也許與白居易所著《賦得古原草送別》有關。此劍為竹制劍,“離離”應與“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同義,而千世則有“春風吹又生”之意,故此劍名或可理解為:繁密茂盛,生生不息。
至于“神鋒”,可解釋為利劍。此劍本為木制劍,卻可稱為“神鋒”,足以凸顯其制造之功。

絕 · 二品
6、金鐵類【劍 · 銳】:莫邪 / 干將
典出《吳越春秋 · 闔閭內傳第四》,原文如下:
①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越前來獻三枚,闔閭得而寶之,以故使劍匠作為二枚:一曰干將,二曰莫耶。莫耶,干將之妻也。
②于是干將妻乃斷發(fā)剪爪,投于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耶,陽作龜文,陰作漫理。

依《吳越春秋》所言,干將、莫邪二劍皆出自鑄劍師干將之手,且為同爐所出。
為鑄此二劍,干將采得“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然而“金鐵之精”卻“不銷淪流”。干將之妻莫邪為助夫鑄劍自投爐中,又使童男女三百人為其“鼓橐裝炭”,至此“金鐵乃濡”,才成此二劍。
劍成之后,干將把陽劍“干將”私匿起來,將陰劍“莫邪”獻給了吳王。

7、金鐵類【劍 · 極】:七星龍淵劍 / 泰阿
典出《越絕書 · 越絕卷第十一》,原文如下:
①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泄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
②……于是楚王聞之,引泰阿之劍,登城而麾之。三軍破敗,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獸歐瞻,江水折揚,晉鄭之頭畢白。

依《越絕書》所言,龍淵、泰阿等三劍由歐冶子與干將二人共同鑄成。
時,楚王召相劍師風胡,乃命其入?yún)窍蚨饲髣?,因而得之。風胡言此二劍之象:“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泰阿,觀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
唐時為避高祖李淵諱,將“龍淵”改稱為“龍泉”。

8、金鐵類【劍 · 拙】:琨珸劍
典出《山海經(jīng)卷五 · 中山經(jīng)》、《子虛賦》、《史記集解》,原文如下:
①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
②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瑉琨吾,瑊玏玄厲,碝石碔玞。
③漢書音義曰:“琳,球也。珉,石次玉者。琨珸,山名也,出善金,尸子曰‘昆吾之金’者?!?/strong>

琨珸劍并非特指某一柄劍,而是所有從琨珸山中取材鑄造而成的寶劍的通稱。
琨珸山,又稱昆吾山,依《山海經(jīng)》所言此山中多出赤銅,據(jù)猜測應是品質較好且數(shù)量稀少,后世著作多將“琨珸金”視為冶鐵鍛金的上品材料。

9、玉石類【劍】:承影 / 太一尺
典出《列子 · 湯問第五》,原文如下:
①孔周曰:"吾有三劍,唯子所擇;皆不能殺人,且先言其狀……二曰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jīng)物而物不疾也……

此二兵者,承影為有名可考之器,太一尺則無。
依《列子》所言,承影乃衛(wèi)人孔周收藏之劍,其來源據(jù)說為“殷帝之寶劍”。來丹為報父仇向孔周求劍,孔周分別為其介紹了三把名劍,并稱此三劍“皆不能殺人”,且“傳之十三世矣,而無施于事。匣而藏之,未嘗啟封。”
至于太一尺,UP主猜測為祭祀用劍。太一,或為東皇太一,屈原所著《九歌 · 東皇太一》中有“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之句。尺當為“尺兵”,短小之劍——故太一尺應是祭祀東皇太一之時所用的儀式劍。

10、竹木類【劍】:驚鴻
典出《洛神賦》,原文如下:
①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此劍與“神鋒”相同,也是采用以詞喻劍的命名方法。
《洛神賦》為漢賦名篇,流傳甚廣,故爾“驚鴻”一詞在后世也引申出形容“某人動作姿態(tài)輕盈婉轉”之意,比如蘇軾就曾在《哨遍 · 春詞》中“霓裳入破驚鴻起”一句中使用過。
因此UP主認為,此劍名也應是取自此義——“驚鴻”一詞給人一種劍身輕盈,劍者靈動的感覺。

【超 · 三品】
11、金鐵類【劍 · 極】:龍虎畫影
典出《拾遺記卷一》、《太平御覽卷三百四十四》,原文如下:
①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克伐;未用之時,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
②《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畫影劍,騰空劍,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赴指其方則克。未用時,在匣中常如龍虎吟。

此劍名甚是有趣,《拾遺記》所載為“曳影之劍”,而《太平御覽》所記載的《拾遺記》內容卻變成了“畫影劍”??梢娮髡咚 褒埢嬘啊敝麘菑摹短接[》中所得。
另,關于《太平御覽》的“騰空劍”,UP主認為此處應為傳抄問題導致的誤記。

12、金鐵類【劍 · 拙】:勝邪 / 巨闕
典出《越絕書 · 越絕卷第十一》,原文如下:
①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三曰勝邪……五曰巨闕。吳王闔廬之時,得其勝邪……。
②王曰:“然巨闕初成之時,吾坐于露壇之上,宮人有四駕白鹿而過者,車奔鹿驚,吾引劍而指之,四駕上飛揚,不知其絕也。穿銅釜,絕鐵糲,胥中決如粢米,故曰巨闕。”

勝邪與巨闕為歐冶子所鑄五劍中的兩劍,與湛盧、純鈞同時而出。
越王勾踐為薛燭示劍之時,薛燭對巨闕的評價并不高,稱“寶劍者,金錫和銅而不離。今巨闕已離矣,非寶劍也?!笨梢姶藙﹄m出自歐冶子之手,但似是比不上湛盧與純鈞。
勝邪最初應為越王元常之劍,后為吳王闔閭所得。另有《吳越春秋》載闔閭所得三劍中并無勝邪,而是磐郢。

13、玉石類【劍】:飛景天劍
典出《典論》,原文如下:
①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長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兩。淬以清漳。厲以鑒諸。飾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飛景。
②靈物仿佛飛鳥翔舞,以為三劍三刀三匕首,因姿定名。以銘其拊,惜乎不遇薛燭青萍也。其三劍,一曰飛景,長四尺二寸……

此劍應為魏文帝居太子之位時命人鑄造,并有其余兩劍三匕首。魏文帝者,曹丕也。

14、竹木類【劍】:空碧 / 風雷飛翅劍
此二劍之名不可考,前者依舊是以詞名劍,后者則應與《封神演義》中雷震子有關。
空碧為一詞為詩文常用意象中,或喻水凈,或喻天藍。此劍名或同此義。
至于風雷飛翅,此形容似是與雷震子樣貌相同,《封神演義》中便稱雷震子有風雷翅。但為何用此名來命名寶劍,UP主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整理了UP主能考證到的《太吾繪卷》前三品中所有劍類武器,未考證到的武器包括:
紫青素劍、九焠翠血劍、辟塵劍、金蟬劍、烏光神鐵劍、玄鐵劍、龍池天劍、血穹劍
共八柄——這八柄劍或是以材料命名,或是用典深奧……總而言之超出了UP主的能力范圍。如有能力更高,了解更多的同學,可以在此文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與UP主共同探討,相互交流噠。
那么本文就先到此為止。畢竟考證不易,希望各位喜歡的同學為UP主點一個贊,或是來一套“哄人三連”啦,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