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一、秦的暴政★★★
表現(xiàn):
(1)沉重的賦稅;
(2)徭役和兵役繁重;
(3)秦朝刑法嚴苛;
(4)“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
(5)秦二世更加殘暴。
二、陳勝、吳廣起義(戰(zhàn)爭性質:農民戰(zhàn)爭)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
②直接原因:遇雨誤期,按律當斬。
(2)時間:公元前209年;地點:大澤鄉(xiāng);人物:陳勝、吳廣。
(3)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經(jīng)過:大澤鄉(xiāng)起義----在陳建立“張楚”政權----各地響應起義----主力進軍咸陽----失敗
(5)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
三、秦朝滅亡——楚漢之爭★★★
1、巨鹿之戰(zhàn):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
2、公元前207年,劉邦進軍咸陽,秦朝滅亡。
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劉邦項羽為爭奪帝位,進行四年戰(zhàn)爭,史稱“楚漢之爭”。
(戰(zhàn)爭性質: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斗爭)
4、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5、劉邦戰(zhàn)勝項羽的原因:
①劉邦重視人才,善于用人,得民心;
②項羽剛愎自用,不重視人才。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