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的戀愛更長久
“你給我的,不是我想要的?!?/strong>
戀愛談久了,很輕易就會看到對方的缺陷。
可能是對方約會遲到了,或者見面時不夠熱情。
可能是沒發(fā)的同框朋友圈,可能是敷衍的生日禮物。
也可能是一個眼神,一個電話,就引發(fā)抱怨。
你期待他用你希望的方式來愛你,但他沒有。
所以你失望,覺得他沒有用心陪伴你。

和身邊的很多朋友聊過「理想型」這個問題。
答案有很多,諸如善良、溫柔、有趣。
但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那個可以懂自己節(jié)奏的人。
說起來簡單,其實真的很難——
大家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準則,框框架架太多,反而失真。
從你們談戀愛的第一天起,你就習慣牽他的手。
等車的時候,逛街的時候,吃飯的時候。
晚上他翻個身,你都要找半天你的手,然后再緊緊抓住。
有時候你會像個孩子一樣,反復詢問他的意見。
他卻覺得你太粘人,他也想要點空間。
“一開始你很喜歡我黏你,后來你總煩我愛管你?!?/strong>
不是他不喜歡你,而是兩個人想要的方式不同。
你想要大張旗鼓,全世界都知道你們在戀愛。
他可能只想悄無聲息,把戀愛簡化到兩個人的事。
全世界一共70億人,你和靈魂伴侶連見面的概率都沒有。
你根本就找不到完美的愛人,更別期待完美的婚姻了。
戀愛和結(jié)婚,本身就是兩件事。
戀愛是一廂情愿的,你愿意為對方好、付出;
維系你們的是感情,沒有責任。
把“激情、甜蜜和新鮮感”,當成了評判幸福的唯一指標。
曾拍攝過紀錄片《幸福定格》的導演;
談論婚姻時,寧可比較相信婚姻,是一種合作的伙伴關系。
強調(diào)的不再是為對方犧牲,而是互利。
當一方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另一半的精神生活時;
當一方整夜打呼,影響到另一半的安穩(wěn)睡眠時;
選擇互利的方式解決,比隱忍更會讓感情長久。

經(jīng)常有人覺得,要是在一起:
如果我付出的太少,就是不夠愛他,就是對愛情不夠虔誠。
其實不是啊,你要接受一件事——
你的伴侶想要的,可能和你要的不是同一件東西。
付出的再多,都不如恰如其分的投其所好。
你不必訂好機票,擬好行程,拉著勞累的他來一次旅行。
你只需要讓他在這個假期,好好睡個懶覺。
你不用所有出發(fā)點,都站在他的角度;
同樣你也別期望太高,覺得他能溫柔到每個細節(jié)。
他想看電影,就別拖他去聽音樂會;
他想吃炸雞,你讓他吃瘦身餐也未必開心。
放過那個如臨大敵的他,也放下精疲力盡的自己。
電影《萬箭穿心》里有一幕:
馬學武和寶莉搬家,找了一幫工人幫忙。
干活的時候,馬學武笑著散煙給工人抽,還讓孩子下樓買幾瓶汽水給他們喝。
寶莉看見了,叫罵著打斷了他,工人們悻悻的散開。
只留下馬學武一個人站在原地,臉上全是尷尬。
后來馬學武主動出軌了,并且下定決心和寶莉離婚。
一段感情就從共患難,走向了崩塌。
而崩塌的原因并不是那幾根煙,幾塊錢的事。
而是因為寶莉無時無刻的掌控欲,將馬學武越推越遠。
好的感情狀態(tài)不是捆綁,一定是相互扶持,勢均力敵。
《原諒77次》里,Adam不斷的在感情里和相處中犯錯。
Eva不斷的原諒他,并想盡辦法讓他不要接連的犯錯。
可最后,Eva也徒勞無功,Adam依然還是出軌了。
愛情或婚姻,皆是覆水難收。
我們無法將誰永遠捆綁在自己的標準下。
哪怕是短暫的,隨時時間流逝也會矛盾重重。
《婚姻故事》里,斯嘉麗本是一位具備天賦,前途光明的演員。
和丈夫結(jié)婚后,卻不得已將重心放向家庭。
離開了自己逐夢的舞臺,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
最終失去了自我,和丈夫的感情也觸礁沉沒。
夫妻對薄公堂,互相指責,詆毀,控訴對方。
和愛的人彼此獨立成長,就是愛的共同成長。
想要一段完美的感情,真的很難。
期望越高,越容易空歡喜一場。
很多成年人在心智上,也還只是個孩子。
想要不留遺憾,需要的不僅僅一個陪在身邊的人。
更是一個朋友,一個足夠穩(wěn)重,可以商量一切事情的人。
當你優(yōu)秀了,你遇到的人也一定不差。
先修煉好自己,再進入一個更高難度的角色吧。
戀愛和結(jié)婚,都可以不用那么急。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