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的資本主義烏托邦——《WORLD END ECONOMICA》
可能,對于《狼與香辛料》的粉絲而言,《WORLD END ECONOMICA》——《世界經濟崩潰》無法為他們再塑造一個如同赫蘿一般可愛,有靈氣的女性角色,這一定程度是由于作品本身的體量問題;它也沒有《狼辛》中世紀歐洲公路題材所特有的浪漫氛圍,但這也不是在說它不浪漫。
更多的是,如果你是一個浸淫于支倉凍砂的金融學知識,和由其構建出的一個又一個精妙故事的人,那《世界經濟崩潰》一定會讓你大呼過癮。

輕小說版本的臺版譯名并沒有選擇直譯,而是選擇在標題中加入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月界金融末世錄》。對于大多數(shù)游戲的玩家,在看到直譯名的時候,大概都很難想到這居然是一個架空在月球發(fā)生的故事:在故事中的現(xiàn)代,人類成功研發(fā)了太空電梯,并以此為契機開發(fā)了月面,使月面變得適宜人類居住。

但本作的科幻色彩其實并不濃厚,除了太空電梯,其他領域的科技成果幾乎與我們的現(xiàn)代沒有什么差異。只是由于月球特殊的環(huán)境——比如低重力,支倉老師利用低重力的環(huán)境設計了許多有趣的細節(jié):例如月球原住民與地球移民在力量上的差異,這讓男主在識破他人的謊言時有了與讀者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又例如在第三章的最后,引發(fā)月面混亂的“低重力癥”,成為了戳破泡沫的那根尖針。
就是這樣一個遠離我們現(xiàn)實的特殊環(huán)境中,支倉老師用金融學的知識構建了一個真實的世界。這點和《狼與香辛料》很像,與中世紀歐洲相呼應的是遠在三十八萬千米以外的月面,不同的地方在于,這次沒有魔法,只有科學。而《世界經濟崩潰》也不再局限于商品交易這種較基礎的金融學領域,而是將目光移向了股市。
在故事中,月面成為了投資界的天堂,在這個世界中,資本市場的順利運行被擺在了極為重要的位置,這種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政府,這也導致了政府對于資本市場的監(jiān)管能力十分有限。自由的風氣讓無數(shù)來自地球的人企圖在月面發(fā)家致富,企業(yè)在市場中肆意野蠻地發(fā)展,來自地球的財富也在源源不斷地涌向月面。這讓月面成為了資本主義生長的“烏托邦”。
作者也在故事的早期試圖通過將月面世界與地球的區(qū)別突出來讓整個月面看上去真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美好。


正是在這樣一個烏托邦中,男主角阿晴作為一個離家出走的炒股天才,見證了月面的資本市場中的興盛,并在距第一章結束的八年后——也就是故事的第三章中察覺到了月面崩潰的降臨。
可能很多玩家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我自己)。
一開始是打開第一部之后的吐槽:沒想到所謂的“世界”竟然是月球。這會讓本來期待一個全球市場宏大敘事的玩家感到些許可惜。
然后就是在第二部通關以后的幡然醒悟:
崩潰呢,題目里說好的崩潰去哪了?
只能說,不愧是霓虹的作家,支倉老師在選擇經濟崩潰方法的角度上也有著霓虹的特色——泡沫經濟。

在查閱資料后,我發(fā)現(xiàn)支倉老師在第三章中所描述的月面泡沫經濟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如出一轍:房地產業(yè)融資大幅增長,貸款比例不斷上升,最終成為了無法消化的不良債權(本段論述盡量引用百度資料,非本人專業(yè),不做過多論述)。而在游戲中,男主角阿晴在被前輩指點并自行考察后也確信了月面泡沫的存在,雖然泡沫的存在沒法被身處泡沫中的人證明,也沒有人能夠斷言泡沫究竟會在何是破碎。但他還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并借此發(fā)了一筆財。
(沒想到在泡沫冬景里沒看到的東西居然在這里看到了,只能說術業(yè)有專攻)
支倉凍砂將月面與地球相隔絕,用了兩章的內容構建了一個看似是“烏托邦”的理想世界,這里幾乎沒有政府的干涉(支倉凍砂不僅再第二章的開頭點出了月面政府機構的無能,還讓代表政府的總統(tǒng)直到第三章開始才正式進入敘事),
但又始終不忘提醒玩家月面世界的現(xiàn)實性:被人類的貪婪籠罩的月面始終無法脫離現(xiàn)實。最后再用已經發(fā)生過的,最現(xiàn)實的手法讓這個烏托邦毀滅。在我看來,這其中可能包含他個人對于資本主義,甚至是對于金錢本身的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把一樣東西捧到最高,讓它看上去無限美好,然后將他摔碎,魯迅稱它為“悲劇”;而一定存在的是他對于人類貪欲的警醒與反思。
當然,也正是因為金錢是最能反應人類欲望與情感的東西,支倉凍砂的文字才會顯得如此有溫度——無論冰冷還是溫熱。
雖然本作的核心是圍繞資本之間的相互斗爭展開的,但貫穿其中的人物情感也同樣無法忽視。阿晴在第一章中因為自己的年輕與不堅定而失去了成功的機會,也失去了女主羽賀那,隨后就是第二章中漫長的復健期:他需要一場勝利讓自己已經枯萎的心重新振作起來,不僅是對于投資,更是讓自己有勇氣去重新面對那個自己辜負了的少女。萬幸的是:面對曾經將自己打倒的敵人,阿晴拿下了一場大勝。
在第一章的故事中,阿晴只是一個有投資天賦的少年,他年輕,沒有堅定的信念,并在第一章的結尾徹底淪為了一個俗人;而在第二章中,他被人相中,成為了擊垮曾經的對手,拯救月面電力的英雄;而到了故事的最后,第三章,情況變得微妙了起來。

關于他的夢想——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人類未來開辟火星的投資人,成為人類的先驅,他已經在向著那個大步前進;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夠找回曾經支持自己的那個少女。在故事的第三章中,他選擇為此花掉了自己在泡沫經濟這場巨大博弈中贏得的巨額資產。在那時,他的夢想似乎變得不再重要了:
在月面崩潰的現(xiàn)實中,一切伴隨月球這個偽造的烏托邦而誕生的夢想全部毀于一旦,而他要做的是找回自己的現(xiàn)實:那個曾經會拉自己一把,自己卻將她的手甩開了的少女。他成功地把她找了回來。
在故事中,玩家會見證許多人的夢想:在月面上,幾乎每個人都是夢想家,他們都試圖在這片炙熱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拳腳,男主甚至在第三章見證了曾經向往著自己的克莉絲走向了自己的對面——因為她只是想依照自己的心意自由地活著。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夢想的無限堆加,讓月面這片土地最終不堪重負。
因為,說是夢想,可能說的難聽點,就是人類的欲望罷了。

總的來說,《WORLD END ECONOMICA》是一款值得深度閱讀的視覺小說,除了以上提到的內容,著名作曲家松本文紀在該作中的發(fā)揮也同樣穩(wěn)定。而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筆者意外地發(fā)現(xiàn)本作已經通過眾籌宣布了動畫化,也讓我們一同期待它的表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