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還能撐多少年?如果老化拆除了,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
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為多少年?到期后拆除三峽大壩會有什么影響?其下游會不會發(fā)生洪災?

三峽大壩現(xiàn)在已經(jīng)使用16年了,當年建造這個大壩時引來了一些人的反對,我國著名的水利專家黃萬里教授就曾堅決反對三峽大壩的建設。在他看來三峽大壩的建造成本太大,而且大壩到了使用年限后就要被拆除,可能會對下游造成重大災害。
那么問題來了,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到底有多長?三峽大壩能否在拆除之前回本呢?
關于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問題,網(wǎng)上可以找出各種答案,有人說最長不過50年,也有人說是70年,因為我們的商品房產(chǎn)權也只有70年。這些推論看起來似乎都有些道理,其實都是無稽之談。

關于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官方給出過明確答復,不信的話可以到我國的水利部門官方網(wǎng)站查看,三峽大壩的壽命是150年。150年是不是太長了?在這里可以告訴大家這個使用壽命并不夸張,甚至有些保守。我們可以看看三峽大壩一些參數(shù),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三峽大壩是典型的混凝土重力壩,在建造過程中大約使用了280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外加46萬噸的鋼材。整個壩體的重量有一億多噸,和一座大山一樣。三峽大壩使用的混凝土的標號是C100,干工程的老哥應該明白這個標號的含義,這種混凝土一旦凝結單位體積可以承受100兆帕的壓強,一般人是見不到的。

除了沙石水泥之外,C100混凝土里還會摻煤粉、鐵礦渣粉、減水劑和硅粉等原料,通常只有軍事工程才會用的到這種標號的混凝土。要知道商品房地基使用混凝土標號不會超過C40,只有特殊部位才會用更好的混凝土。
事實上三峽大壩就是按照軍工標準來建造的,可以抵御10級的地震和100萬噸TNT當量的核武器攻擊,除了從內部爆破,沒有其它辦法能將三峽大壩炸毀,這么堅固的壩體使用壽命為150年很合理!

三峽大壩的總造價雖然很高,但是每年600多億千瓦時的發(fā)電量,創(chuàng)造出來的利潤早就把成本給賺回來了。其實發(fā)電并不是三峽大壩的主要任務,三峽大壩主要任務是抗洪。它的削峰抗洪功能每年為長江下游各減少幾千億的災害損失,這個功能對我國的長江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十分重要。另外,三峽水庫的修建還改善了上游的河道,讓長江船舶的運載量大大提高!
既然三峽大壩這么好,黃萬里教授為什么會反對呢?其實三峽大壩有一個潛在的危險,那就是泥沙淤積。

三峽大壩雖然堅固,壽命可以達到150年,但是這并不意味三峽水庫就能使用150年,泥沙淤積可能讓三峽水庫變成三峽沙庫,到時候我們不得不將三峽大壩炸毀。因為淤積的泥沙會抬高水庫的水位同時增加壩體底部的壓力,這在洪峰時候是極其危險的。
如果三峽大壩被拆除,下游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會發(fā)生洪澇災害嗎?
答案是并不會,因為在三峽大壩的下游還有一個葛洲壩,在上游地區(qū)長江流域的水電站數(shù)量更多著名的有白鶴灘、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等等,有些水電站雖然不在長江干流上,但是也能對長江的水流量進行控制。

近些年我國不斷的在長江支流修建水電站,目的就是系統(tǒng)性的控制長江的徑流量,在洪水季節(jié)不僅僅只有三峽在發(fā)揮作用,其它水電站也有很大的貢獻。哪怕三峽水庫停擺,對于長江的水利系統(tǒng)也沒有影響,因此拆除三峽大壩后下游區(qū)域并不會發(fā)大水。
況且以我國目前的基建能力,再修一個三峽大壩也是毫無問題的,如果三峽大壩的壽命到期,那么我國的水利部門一定會提前部署,在三峽水庫的上游重新建造一座大壩。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大壩被拆除,哪怕是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建造的三門峽大壩,到如今還在正常使用。要知道這座大壩的設計可是有缺陷的,剛建成時連排沙通道都沒有。黃河的含沙量遠高于長江,60多年過去了三門峽大壩還不是照常使用?現(xiàn)在三峽大壩每年有1億噸泥沙入庫,利用蓄清排沙的方法能夠清除去3000多萬噸。

讓人欣慰的是隨著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三峽大壩每年入庫的泥沙量在逐年減少。有專家預計到2050年三峽水電站的排沙量和入沙量將會達到動態(tài)平衡。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三峽水電站使用150年完全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