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漢文帝唯一在世的弟弟,詭異造反后被餓死,兒子發(fā)明豆腐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劉家宗室和漢朝開國功臣們聯(lián)手鏟除呂氏之后,就聚在一塊,商量下一任皇帝的人選。
此時,劉邦尚在人世的兒子只有兩個,一個是四子代王劉恒,一個是最小的兒子,淮南王劉長。這兩人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提名。
最終,得到眾人一致認可的,是代王劉恒,也就是后來的漢文帝。
那么,這個候選人之一的淮南王劉長,為何輸給了劉恒?角逐皇位失敗之后,他的結局如何?
這要從他的身世說起了。

01、呂后養(yǎng)子
公元前199年,已經(jīng)當上皇帝的劉邦在討伐韓王信的時候,途經(jīng)趙國,有了一場艷遇:趙王張敖,把自己一位被稱為趙姬的妃子,送去侍奉劉邦。
劉邦寵幸過趙姬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了。然而,沒過多久,張敖就發(fā)現(xiàn)趙姬懷上了劉邦的孩子。
從此,張敖就不敢讓她住在自己的王宮里了,而是為她建了一座外宮,把她好生供養(yǎng)著。
沒過幾個月,趙國宰相貫高想要謀害劉邦,事情敗露之后被殺,牽連了張敖。趙姬作為張敖名義上的妃子,也被關在了牢里。

趙姬買通獄卒,向劉邦傳話: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
當時劉邦正在氣頭上,對于來自趙國的消息,一概置之不理,自然也沒有搭理趙姬。
隨后,趙姬的弟弟趙兼找到呂后的寵臣審食其,想要通過呂后挽救姐姐。
審食其倒是到呂后那里為趙姬說情了,可呂后對于劉邦在外寵幸美人之事妒火中燒,不肯為了趙姬去找劉邦。審食其沒有強求,這件事就這么不了了之。
趙姬在牢里吃盡了苦頭之后,終于生下一個兒子。看著這個小小的嬰兒,趙姬心里愈加憤恨,最終自殺身亡。
獄卒憐惜這對母子,便把這個嬰兒抱到了劉邦面前,向劉邦說明前因后果。
不久之前還不愿意搭理趙姬的劉邦看到兒子,追悔莫及,承認了這個孩子的身份,并下令厚葬趙姬。
這個孩子,就是本文的主角,劉長。

由于劉長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母親,劉邦便特地命令呂后撫養(yǎng)他。
呂后雖然嫉恨趙姬,卻沒有遷怒到劉長身上,反而盡了一個養(yǎng)母的責任,盡心盡力地撫養(yǎng)他。
劉長長大之后,長成了一個健壯的小伙子,力氣大到能把沉重的鼎扛起來。
劉邦去世之后,呂后當政,對劉家宗室進行了無情的打壓。劉邦的兒子里,有一半直接或間接地死在了她的手里。
而作為呂后養(yǎng)子的劉長,沒有受到這些風波的牽連,在風暴中心毫發(fā)無損。
然而,他一直記得母親趙姬是如何慘死的。呂后是他的養(yǎng)母,他沒有怪罪呂后當年不肯為趙姬求情,便把怨恨發(fā)泄到了呂后的寵臣審食其身上,認為如果審食其再多說幾句,或許就能打動呂后,挽救趙姬。
不過,當時的審食其依然是呂后的寵臣。劉長只能把這種怨恨深埋在內(nèi)心深處。
《史記》:厲王蚤失母,常附呂后,孝惠、呂后時以故得幸無患害,而常心怨辟陽侯,弗敢發(fā)。

02、驕縱跋扈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之后,呂氏被鏟除。劉家宗室和功臣們推舉下一任皇帝的時候,劉長也得到了提名。
不過,這個提名,走流程的意味更重。我想,沒有人希望劉長成為漢朝的下一任皇帝。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其一,劉長是呂后的養(yǎng)子。宗室和功臣們?yōu)榱朔乐箙问纤阑覐腿?,甚至把呂后的孫子,也就是漢惠帝劉盈的幾個兒子,全都斬盡殺絕。劉長和呂后關系如此親近,必然被排除在皇帝人選之外。
其二,劉長是劉邦的小兒子。根據(jù)“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位順序,劉長實在沒有理由排在四哥劉恒之前。
對于自己陪跑的實質(zhì),劉長也是心知肚明,并沒有因為當不上皇帝而怨恨。而漢文帝劉恒,也對自己這唯一在世的弟弟無比憐惜,無論劉長多么驕縱跋扈,都不忍心怪罪。
劉長在漢文帝的縱容下,愈發(fā)放肆。沒過多久,他便干出了一件震驚朝堂的大事。

前文說過,劉長由于母親死于獄中,怨恨呂后的寵臣審食其。
而審食其作為朝野上下眾所周知的呂后寵臣,居然神奇地在鏟除呂氏的行動中幸存,還好好地當著他的辟陽侯。
公元前177年,22歲的劉長進京覲見漢文帝的時候,直奔審食其的府邸,讓人通傳說,自己有事求見。
審食其趕緊出來親自迎接,卻想不到,劉長的袖中藏著一個鐵錐。審食其一出來,劉長便用鐵錐狠狠地擊打審視其,隨后讓隨從殺死了他。
擅自殺害列侯,這可是死罪。劉長騎著馬,飛馳到皇宮里,脫掉上衣,跪在漢文帝面前親自請罪。

劉長列出了審食其的三宗罪,力圖證明自己殺害審食其的合理性:
其一,劉長母親趙姬向審視其求救的時候,審食其沒有盡力,害得趙姬死于獄中;
其二,呂后殺害趙王劉如意母子的時候,審食其沒有阻止;
其三,呂后大封諸呂、殘害劉家宗室的時候,審食其沒有阻止。
平心而論,這幾項罪名,實在是勉強得很。后面兩項,甚至可以扣在朝廷幾乎所有的大臣頭上。
不過,漢文帝依然偏袒劉章這個唯一在世的弟弟,居然沒有治罪。
這下子,劉長更加飛揚跋扈,目空一切,就連太后和太子,都對他相當忌憚。
他回到封國之后,更是無視朝廷,甚至開始按照皇帝的規(guī)格出入王宮,發(fā)布詔令。
而這一切,漢文帝都忍了下來。
《史記》:當是時,薄太后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于天子。

03、詭異謀反
根據(jù)史書記載,公元前174年,也就是漢文帝登基6年后,25歲的劉章突然造反,而且造反的過程相當離譜。
他和70個人合謀,準備了40輛大貨車,準備在谷口縣起事,并派出使者去聯(lián)系南越和匈奴。無論是看劉長封國的實力,還是對抗朝廷的難度,這樣的造反活動,都宛如過家家。
這件事情,自然很快就被朝廷發(fā)覺了。漢文帝一聲令下,召劉長進京問罪,劉長就毫不抵抗地出發(fā)了。
宰相、廷尉等多個大臣聯(lián)合上書,列舉了劉長的種種不法之事,要求漢文帝按律嚴懲劉長。
漢文帝下詔:我不忍心啊,讓官員們繼續(xù)商議吧。
眾臣不依不饒,繼續(xù)上書。如此拉扯了3次之后,漢文帝終于決定,把劉長的同謀者全部殺死,并把劉長發(fā)配蜀郡。

劉長被關進一架囚車里,沿著各個郡縣,被押往蜀郡。不知是有人暗地打點,還是偶然事件,總之,沿途各縣的人無一敢打開囚車的封條,于是劉長連日吃不上飯。
劉長嘆息著對自己的仆人說:都說我勇猛,如今落到這境地,我哪還勇猛得起來呢?
最后,連日不飲不食的劉章,被活活餓死,年僅25歲。
囚車走到雍縣的時候,雍縣縣令終于大著膽子打開囚車的封條,這才發(fā)現(xiàn)劉長早已死去。
由于劉長造反的全過程過于詭異,以劉長封國的實力,無論如何不該只拿得出40輛大貨車來起事,所以后世很多人懷疑,劉長造反是假,漢文帝想要除掉這世上唯一活著的弟弟以鞏固皇位是真。
劉長之死,也有人認為是漢文帝有意為之。

04、寫在最后
根據(jù)史記記載,劉長去世之后,民間傳唱起了一首歌謠:
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這首歌的矛頭直指漢文帝,認為漢文帝是害死劉章的罪魁或者。這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的輿論情況,對漢文帝并不友好。
這首歌傳到漢文帝的耳中之后,壓力倍增的漢文帝,立刻恢復劉長的諸侯王身份,并追封他為“淮南厲王”。
又過了幾年,漢文帝把劉長的3個原本被封為列侯的兒子,升級為王,并把原本淮南王的封地分給了這3人。其中,繼承了淮南王稱號的那個兒子,叫做劉安。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新的淮南王劉安,就是漢武帝時期大名鼎鼎、造反未遂的那一位淮南王。他組織門客編纂了一本影響至今的哲學著作:淮南子。
根據(jù)《物原》和《本草綱目》的記載,豆腐也是劉安發(fā)明的。
由于劉長的這個兒子,名頭實在是太響,以至于后人提起淮南王,想起的,基本上是劉安,而不是劉長這個劉邦子孫中的第一代淮南王。
這也算是父親被兒子的威名掩蓋吧。
你說是不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