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孤獨”患者

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旯?/strong>
?
清明節(jié)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今日份食堂早餐,在單位的食堂遇見了同樣下來吃飯的同事A。自然而然地兩人坐在了一起,風(fēng)卷殘云“掃蕩”的同時,也聊起了新近入職的同事B。

A:“剛來單位的B你最近和他打過交道嘛?”
我:“業(yè)務(wù)上交集不是很多,接觸的不深,怎么啦?”
A:“沒什么,就是問問,感覺他這個人有點怪。”
我不由得好奇了起來,刨根問底的問道:“哪里怪了?他到底哪里惹到你了?”
A略帶不滿的回復(fù):“B來單位也有一個星期了,期間叫他中午一起吃飯也不來,感情真把自己當(dāng)領(lǐng)導(dǎo)了。不把我們當(dāng)一回事,這種人一點都不合群,遲早要被大家孤立”
說完,他還好心提醒了我一句:“你離他遠點,不然把你和他歸為一類人,同事都不搭理你了?!?/strong>
我知道A是好心,為了不拂他的好意,我安慰他道:“謝謝提醒,我知道了,我會注意的?!?/strong>
雖然這只是早上的一個小插曲,但卻引深出了一個問題,一定要為了合群而廣交朋友,顯得自己不特殊嘛?
我認為,一個人的強大不在于認識多少人、交了多少朋友,而在于內(nèi)心世界的富足。

哥白尼,曾在臨終出版了不朽名著《天球運行論》,是西方近代早期 “日心說” 的重要復(fù)興者,但在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地心說”流行的時代,他無疑是一個異類。
但他的信仰很真誠,沒有因為遭到了波蘭教會的迫害而屈服。最終事實勝于雄辯,“日心說”更正了后人的宇宙觀,為天文學(xué)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另外一個耳熟能詳?shù)男」适拢鹘菫橹木永锓蛉?,因?qū)?/strong>放射性研究和發(fā)現(xiàn)元素釙和鐳兩獲諾貝爾獎。

小時候有次在做功課時,她的姐姐和同學(xué)在她面前唱歌、跳舞、玩游戲。但她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姐姐和同學(xué)想試探她一下,悄悄地在她身后搭起幾張凳子,但是直到居里夫人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歷史上這樣“孤僻”的名人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都有
一個顯著的特征,醉心于知識的渴望,真理的追求,不管外界有何影響,世人如何看待自己,仍堅持自己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
我不能武斷的和大家說都應(yīng)該如哥白尼、居里夫人一般,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路上與全世界“為敵”。但只要你認為自己正在做的是正確的事,內(nèi)心世界豐盈滿足,那少幾個見面打招呼、淺嘗輒止的“朋友”,又有何不可?
只要禮貌待人、遵紀守法,不違背公序良俗、倫理道德,在自我可以做主的范圍內(nèi),請做自己認為對的、讓自己感到滿足的、是自己想追求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