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顧同門情誼,免去師兄的官職,至死不肯重用?
194年,諸葛亮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投奔劉表,之后隱居于隆中。自此期間,諸葛亮尋師訪友,向當(dāng)?shù)氐拿繉W(xué)習(xí)請教,其中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最大,一個是龐德公,另一個是司馬徽,兩人算是諸葛亮的恩師??墒牵T葛亮在成為蜀漢丞相后,卻不顧同門情誼,將師兄免職,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諸葛亮的師兄是誰?
當(dāng)時有很多人拜龐德公、司馬徽為師,而諸葛亮的這位師兄名叫向朗,是司馬徽的弟子。向朗字巨達(dá),是襄陽宜城人,大約出生在167年左右,比諸葛亮大十幾歲。向朗少年時就拜司馬徽為師,與徐庶、龐統(tǒng)、韓嵩這些人關(guān)系很好。后來,向朗還在劉表麾下?lián)闻R沮長。208年,劉表病死,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
當(dāng)時,向朗沒有跟隨劉琮這些人投靠曹操,而是選擇投靠劉備。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占據(jù)荊州大部分地區(qū),向朗也得到了重用,“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劉備占領(lǐng)益州后,向朗先后被任命為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劉禪即位后,向朗出任步兵校尉,并接替王連出任丞相府長史,在諸葛亮南征期間,代行丞相職權(quán)。

二、向朗被諸葛亮罷黜
由此可見,諸葛亮不僅與向朗有著非常好的私人關(guān)系,在政治上對師兄也十分看重??墒?,后來諸葛亮為何翻臉不認(rèn)人,免去向朗的一切職務(wù),至死不肯重用呢?這事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關(guān)。227年,向朗跟隨諸葛亮來到漢中,并參加了第二年的北伐行動。可是由于馬謖在街亭之戰(zhàn)中慘敗,導(dǎo)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當(dāng)時馬謖棄軍而逃,跑回漢中,向朗知情不報,還予以包庇。原來,向朗與馬良、馬謖兄弟兩人的關(guān)系很好,所以他才包庇馬謖。其實,諸葛亮與馬良兄弟的關(guān)系也很好,但他身為蜀漢丞相,如果不能賞罰公平,又何以服眾呢?所以,諸葛亮最后處死了馬謖,同時還免去了向朗的官職,將其趕回成都。

三、向朗的最終結(jié)局
回到成都幾年后,向朗才被授予光祿勛的虛職。直到諸葛亮死后,向朗才算徹底“復(fù)出”,“徒左將軍,追論舊功,封顯明亭侯,位特進(jìn)”。向朗自從被免去長史的職務(wù)后,整整二十年間“優(yōu)游無事”。在此期間,向朗開始研究學(xué)問,“潛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猶手自校書,刊定謬誤,積聚篇卷,於時最多”。直到247年,向朗病死。
應(yīng)該說向朗的政治生命是被同門師弟諸葛亮終結(jié)的,但并不是由于兩人之間存在私怨,而是由于諸葛亮治蜀一直秉承著賞罰公平的原則,“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因此后世對諸葛亮治蜀的評價很高,“於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