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文化》第十集 先做財神的同道——做一個財神喜歡的人
所有的財神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孝敬父母。
老板對,你一定要聽;老板不對,你要再三地勸告他不要這樣做,這才叫忠誠。
神只能照顧我們大事情,小事情要自己小心。
一個人能夠吃虧,就表示他的福分很大。
我們要在一陰一陽當中,找到一個此時此地的平衡點。
財神不喜歡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喜歡欺善怕惡的人,不喜歡爭權(quán)奪利的人,不喜歡爭功諉過的人,不喜歡欺負弱小的人,不喜歡不憑良心的人,不喜歡守財奴,不喜歡很吝嗇的人,不喜歡假公濟私的人,不喜歡惡性倒閉的人,不喜歡詐騙集團,不喜歡騙財騙色的人,不喜歡濫用金錢的人。
孔子有言:“道不同不相為謀?!必斏窀说南嗵幰彩侨绱?,只有與財神成為同道,才有可能得到照顧,否則誠心想求,也難有回應。那么,中國人所供奉的財神們,都遵循著怎樣的“道”?人們效法他們哪些品德,才能成為財神的同道中人呢?
現(xiàn)在,我們要談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你選定了一尊神跟自己最有感應之后,要做一尊神的同道。換句話說,你要模仿他,學習他,效法他。當你跟他變成同道的時候,他就會全面地照顧你。否則的話,他會覺得不需要在你身上花那么多時間,因為他不知道你是不是真心聽他的。因此,我們中國人常說,除非他問你,否則你不要去告訴他。如果他不是誠心在學的話,你告訴他既費神又沒用。
為什么我們會選趙公明當正財神?趙公明是商朝的一位高人。中國人所講的高人,都是得道高人。他曾經(jīng)站在商朝的立場來跟周朝對抗,在一次打仗的時候,他一鞭就把姜太公打昏了,實際上是差一點兒打死了。可是姜太公最后封神,還是封了他,這才值得我們效法。其實,姜太公封神,并不是他要封誰就封誰,因為他沒有這么大的權(quán)利。就好像我們讀歷史,說堯把皇帝位傳給舜。我覺得堯沒有這么大的權(quán)利,因為誰都不可以把天下私相授受。所以,一定是很多人推薦舜,說舜這個人的確很好。雖然如此,堯還不敢一下子相信,還要試試看。怎么試?就是把兩個女兒同時嫁給舜?,F(xiàn)在我們覺得堯的做法很奇怪,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當時的情況。堯?qū)λ凑f,如果這兩個女兒你能擺平的話,就表示你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如果親姐妹都擺不平,那將來不是親姐妹的更擺不平。很多人讀歷史,都沒有這么深刻去了解,總覺得他們是禪讓,沒有那回事。
我們只知道姜太公封神,不知道姜太公其實沒有權(quán)利封神。如果他有權(quán)利封神,那先封自己再說,那時候的封神榜就相當于現(xiàn)代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結(jié)果,有一張名單叫作封神榜。姜太公只是奉命把臺子搭建起來,然后按照大家協(xié)商的結(jié)果宣讀:我們現(xiàn)在推送出365位神,讓大家每天都有一位可拜。就這么簡單。公私分明,你把我打傷,我當然很氣,但氣歸氣,那是私事,我該封你神,那是公事,照封不誤,這才了不起。最后姜太公自己沒有封神,因為名單里沒有他,他只是執(zhí)行人。所以他的同門師兄就笑他:你看看,我都封神了,你卻沒有。姜太公聽后沒有什么反應,他覺得無所謂,封神跟不封神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公道自在人心,我們老百姓給了姜太公一個神位,這個神位比任何神都普及,就是紅燈籠。我們家家戶戶都有紅燈籠,那都是姜太公。雖然他沒有得到一個神位,但是遍地開花。還有泰山石敢當,那也是姜太公,所有神都不如他神。“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別的神都做不到。所以,是被封神好,還是沒有被封神好,真的很難講。趙公明,至于他什么時候變成的財神,那也是老百姓自己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