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邀請賽上那些新東西(2)
前言:目前并未觀看所有比賽,且邀請賽仍然在進行,我看到什么寫什么。
一、無thatcher情況下的硬切
首先聲明,結論只適用于別墅。
以目前版本來講,別墅的比賽中impact trick的出場率近乎為零。原因也不難解釋,因為木地板的問題,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都能被buck+iq的組合清理掉,在沒有ads加持下固執(zhí)的使用impact trick最容易造成的問題就是點里非常容易被手雷拉開人數差。

以ssg和dz的比賽來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防守方只有把ads放在不是木地板的地方或者以飛行員房A炸彈點為中軸線的一條路線上(大家可以嘗試去破壞這條中軸線,有一條很粗的不可穿射木梁,ads放在這個中軸線上可以有效避免iq的下清上),上圖的紅點就是ads的放置位置。
同時要為了符合iq難處理且不容易被垂直死,防切的任務只能交由kaid來進行。而如果thatcher上了ban位,對于thermite的打擊就很大了,所以原本的硬切任務交到了hibana和maverick手上。
(1)hibana和maverick的優(yōu)勢
hibana:別墅是一張加固墻分散的地圖,不論哪個點位來講,kaid的電爪的數量都是遠遠不夠的,這對于hibana來講最差都能切開一面墻。同時對于別墅整張圖來講,切不切的開過人洞的實際意義并沒那么高。

仍然以飛行員房為代表,飛行員房需要三個方向的加固墻,即便kaid通過聽電技巧反制兩個X-KAIROS,還是阻止不了hibana打開一個方向,這對于撞球間來講,影響太大。
(順帶一提,在這次2020邀請賽上,別墅這張地圖的比賽中,幾乎所有的隊伍都放棄了第一防守點選飛行員,而選擇了廚房,看來我之前10月份寫的《別墅廚房——或許是新的第一選擇點》完全正確)
maverick:職業(yè)隊伍們開始意識到打開一個巨大的切洞并不是“切墻”這個理念真正的含義,打開加固墻面增加攻擊視野創(chuàng)造新槍線才是“切墻”的真正理念。隨著這個思想的逐漸轉變,maverick自然而然的來到臺前,因為他代表的是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加固墻破壞方式,而且這種切墻方式并不會因為防守方的任何道具而受到反制。

單以雕塑點來講,防守方一個不注意就能被maverick開出個缺口,雖然在kaid的加持下是有電的但并不妨礙進攻方突然沖進點內,只要其他方向弄出來的聲響夠大,防守方就很難注意墻到底破洞沒有。

(2)maverick和hibana的弱勢
maverick:站位固定的緩慢切,對于大部分二樓都是木地板的別墅來講,maverick在切墻時候的位移速度是一大問題,這倒逼進攻方不得不為了maverick的后期切墻做足準備,不得不清理一樓,并且在maverick切墻的時候還必須有人在一樓留守。
因為別墅是一個沒有地圖外墻的(比如俱樂部現金室外墻),所以這種不得不增加人手的情況對于進攻方來講其實不利。
hibana:事實上hibana更像是個賭博,賭的就是防守方不會用impact trick技巧,因為防守方可以對某些墻面實行impact trick,而某些墻面不實行。
比如ssg就依然打開了飛行員房的加固墻上沿,而撞球間的沒有。關鍵就在于看防守方愿不愿意因為impact trick主動放棄一些點里的位置(因為進攻方的手雷投擲的點位幾乎是固定的)。
二、SSG的咖啡館三樓打法或成主流
SSG的三樓打法其實沒什么奧秘,就是依靠酒吧區(qū)掛繩+下打上垂直來對這個點位進行清理。
與以往不同的是,之前的大部分打下打上的隊伍都是被迫打,以S10的mibr為例,就是因為thatcher被ban掉之后,不得不通過下打上來處理kaid的電爪。以S11的BD為例,就是不想清理鋼琴房和白通的goyo火山盾,所以轉方向打酒吧區(qū)掛繩而被迫去打下打上垂直。

SSG之所以把這個戰(zhàn)術變成了他們自己的主流戰(zhàn)術,簡單來講就是把酒吧區(qū)的可站立區(qū)域想的比較透徹了,只要通過一定程度的木板破壞,就可以達到逼著防守方去幾個固定的位置。而事實上即便是不進行垂直的進攻中,防守方的可站立區(qū)域也就只有這兩個紅色的框的區(qū)域,而如果結合地板雷這個暫時無解的技巧,下打上的戰(zhàn)術就可以執(zhí)行。
PS:分析本來就是馬后炮的事,關鍵在于能不能自己把它改成能自己用的并且打出效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