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馬未都與多人眼看就要打架,小伙子用一句話擺平對方10多個人
有一次,馬未都到廣安門火車站辦事,一不小心與人發(fā)生了口角,對方10個人,眼看就要打起來了,馬未都嚇得直哆嗦。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只說了一句話,就擺平了對方10多個人!

馬未都說:“從那事以后,我對他真是刮目相看!”
因?yàn)榻?jīng)常去撿漏,難免得罪人,所以時不時發(fā)生矛盾也是正常的,不過馬未都也能應(yīng)付。
然而有一次他去了北京候車站收貨,他看到了一個家具,從賣家的手里運(yùn)過來之后,就喊了一個博物館的小伙子來幫忙。
馬未都說,這個小伙子看著唯唯諾諾的樣子,眼里也沒有那種“活潑”的光芒,給人的印象就是呆呆的書生。

所以馬未都覺得這小伙子不是個“狠人”,對他沒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沒想到,一場“對戰(zhàn)”,讓馬未都看到了小伙子的真面目,因?yàn)榛疖囌臼肇浀臅r候,人來人往的,很多人都是一群群的。
馬未都說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地,就碰到了人家,多說了幾句,就發(fā)生了矛盾。
對方是個彪悍的大漢,口氣很兇,身上紋著刺青,一上來就是幾句難聽的話,簡直不堪入耳。馬未都和小伙子氣不過,給回了幾句。雙方誰也不讓誰,很快便發(fā)生了口角。

那個時候老北京的“老炮兒”很多,所以時不時就干架,這都是見怪不怪的,可馬未都上了年紀(jì),有了孩子和家庭,就比較慫了。
不敢打架,眼看這幫人不依不饒,就要沖上來了,馬未都在節(jié)目中說,“那天,我都做好了躺下的準(zhǔn)備?!?/p>
結(jié)果,要開干的時候,身后的小伙子挺身而出,一把擋在了馬未都的身前,護(hù)著馬未都這個50多歲的人,小伙子也才20出頭。
兩人的年紀(jì)形成給了對比。

按理說是馬未都保護(hù)他才對,可馬未都也沒想到小伙子如此強(qiáng)勢,對方說,我們?nèi)硕?,你們?個人,你可要想清楚。
小伙子說:“我今天本來挺高興的,你們可別讓我不高興!”說這話時,小伙子目光如炬,眼神犀利,腳步穩(wěn)扎,別看才20歲,一人面對十個人,絲毫不畏懼。
對方一看,這一老一少,身邊也沒有帶著多一個人,心里越想越覺得可能是大人物。

這幫人,愣是給小伙子鎮(zhèn)住了,于是沖突也就不了了之了。馬未都事后說:他非常驚訝,因?yàn)檫@個小伙子在單位,平常就是一個很本分的孩子,根本不是那樣的人。
馬爺說:“這可能就是骨子里的俠義吧!”
以多欺少,以強(qiáng)欺弱,可能是我的一個老頭子被欺負(fù),點(diǎn)燃了小伙子心中的俠義之感,這才讓他有了這股勇氣站出來。
金庸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吧,馬未都在節(jié)目中說,自己看人家的面相一般都很準(zhǔn),可看錯了這個小伙子。
本以為是個青銅,沒想到是個王者啊。

除此之外,在馬未都看來,一個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是眼睛,眼神不定的人是特可怕的。
但凡心眼比較多,比較壞的人,他在跟你說話的時候,眼神肯定是閃爍不定的。
還有一種就是眼神極為陰郁的人,這種人是特別恐怖的,不能過多接觸。
所以馬未都看面相,看眼神,就差不多能看到這個人是否可靠了。梁朝偉的眼神,給人的感覺就是憂郁型的,能把警察這個角色演繹得非常憂郁,很有感染力。

《無間道》里面就是一種悲涼。
凄慘和無奈的眼神,他的一個回眸真的迷倒了很多女觀眾。就連男觀眾都覺得他的眼神很有魅力?!痘幽耆A》和《2046》中和張曼玉搭戲,看起來確實(shí)非常柔情的一個男人。
因此,通過一個人的面貌,大致可以看出一點(diǎn)點(diǎn)這個人的“秉性”,馬未都得出了這個結(jié)論,他這些年來看人的眼光挺準(zhǔn)的。
馬未都看王朔:心地善良,有人說他是流氓,但他算得上是純粹的作家,沒做過壞事。

馬未都看馮小剛:這人是來事精,能說會道,處事圓滑,和王朔之間是互相利用的關(guān)系,好兄弟不至于,敵人也不是,就是彼此利用,但關(guān)系能夠長久。
馬未都說:“馮小剛這人絕頂聰明,東西不須多聽,聽幾句馬上就能明白你要干什么。”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馮小剛會自嘲,會化解,馬未都特別喜歡他這一點(diǎn)。因此馮小剛能在娛樂圈混得風(fēng)生水起。
小編認(rèn)為吧,看一個人的面相,其實(shí)也能看出一點(diǎn)點(diǎn)性格和人品,但不完全對啊。

你看反派計(jì)春華,杜玉明,杜旭東等等,都是長得面目兇悍,但現(xiàn)實(shí)中都是好人,好演員。
所以,依靠面相判斷一個人,不能盲目,要謹(jǐn)慎,第一印象很重要,但不是判斷一個人好壞的標(biāo)準(zhǔn)。
你們認(rèn)為面相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