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1《大浪淘沙》游戲 快速攻略 三十秒解讀一個勢力破局點所在
今天的文章我們聊一下《大浪淘沙》游戲中大浪淘沙劇本勢力破局的關鍵人物點評,用三言兩語的時間說一下游戲中每個勢力當中最為核心武將作用。
御三家
曹魏
曹操身為君主也是整個勢力的核心,奸雄特技的截糧是整個勢力的關鍵點,同時奸雄還附帶軍魂效果,提升了整個出戰(zhàn)部隊的戰(zhàn)斗力。

鐘繇的能吏特技保證了整個勢力在前期不會為沒有充足的兵裝武裝部隊而發(fā)愁,清談也能夠失去了伯樂之后給招攬武將方面帶來一些補償作用。
夏侯淵、樂進、郭嘉、程昱、曹沖、曹植等人為攻堅主力,曹魏麾下最強的當屬虎豹騎,可惜因為城池特性等原因,無法大量使用,夏侯淵出戰(zhàn)也只能用弩兵。
許褚、典韋、李典、曹仁、曹洪和陳泰構成副武將和輔助部隊。
PS:夏侯楙,曹魏勢力中的黑洞,余萌能夠吸收城池中所有武將的功績值,建議流放。
蜀漢
關平戰(zhàn)斗力算不上頂級,但是在蜀漢陣營中的作用卻是頂級,原因無他就是斷糧特技的存在,保證了勢力有充足的糧草,而且特技中還有重甲,充分保證了他在戰(zhàn)場的防御程度,不會讓辛苦收割的糧食在戰(zhàn)場上白白損失掉。
馬良、孫乾和簡雍一同組成了蜀漢的內政架構者。馬良能吏在早期的作用,孫乾和簡雍終極特技的舉薦和后勤,保證了人才和戰(zhàn)事等方面的需要。
諸葛亮、關羽和張飛是蜀漢的攻堅主力;王平、陳到、徐庶、劉備、關興、關索、鄧芝和張苞等共同組成輔助部隊和副武將人選。
蜀漢主打槍兵部隊,全期都非常強,早期有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的部隊壓陣,可以輕易解決周邊的攻勢,隨著武將終極特技的解鎖王平、陳到、劉備和徐庶等人都會成為統(tǒng)率 90+ 的名將級別武將,戰(zhàn)斗力提升明顯,補充了蜀漢主力級武將名單。

東吳
東吳沒有像曹操和關平這樣可以直面解決糧食問題的重要將領,而且內政上也相對薄弱一些,所以作為使用的玩家們而言,必須要率先研發(fā)槍系的襲擊兵糧和內政系的擴展港關兩個技術,以保證整個勢力有充足的糧食。
周瑜、呂蒙、孫策和孫堅構成了主力攻堅陣容,韓當、黃蓋、諸葛恪、孫賁、孫桓、周泰和孫尚香等人共同組成輔助部隊和副將人選。
東吳在弩兵部隊和水戰(zhàn)方面上有著自己巨大的優(yōu)勢,這種認知來源于原版游戲中大家對于東吳的認知,但是在《大浪淘沙》游戲中的東吳在槍兵部隊上戰(zhàn)斗力也是非常強的,論整體戰(zhàn)斗力是僅次于蜀漢的存在,也就有了率先研發(fā)槍兵科技,利用科技獲取敵軍部隊糧食,保證己方戰(zhàn)備的重要手段。
此劇本東吳內政武將幾乎沒有什么能夠擔當大任的武將,只有好好挖掘諸葛瑾的潛力,解鎖出能吏之后,對于整個勢力會有不小的增益,但東吳的內政能力也僅僅局限于此了。
地圖的東南角是東吳早期重點的攻取方向,這里有很多歷史上隸屬于東吳的名臣武將,但距離柴桑只有幾個回合長沙才是東吳早期重點攻堅的目標,一旦拿下長沙就可以獲得黃忠和魏延兩名強勢武將的加盟,主力一級的武將不僅數(shù)量增加,而且黃忠與東吳勢力的契合度也是非常高的。
二線勢力
在眾多的勢力中,能夠進入到二線的勢力并不多,有東漢、袁紹、董卓、呂布、公孫瓚、劉表和司馬懿等。
東漢
荀彧和徐晃成為一內一外的兩個絕對主力。荀彧主管內政方面,尤其是利用伯樂特技會給勢力帶來大量武將加入的機會,王佐也能夠很好的解決戰(zhàn)備需要;徐晃不僅戰(zhàn)斗力高超,關鍵是還有一手斷糧特技,保證了東漢的糧倉不會因為缺少糧食而發(fā)愁。
主力一級的武將徐晃、皇甫嵩、朱攜和荀攸。盧植、楊奉、王越和王允等人可以組成輔助部隊和副將人選。
東漢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占據(jù)了建筑地格最多的城池之一長安,但是長安四通八達的關鍵樞紐位置也導致東漢勢力會遭到其他勢力沒有的圍攻之勢。
東漢依靠曹魏留下的三名武將,主要負責戰(zhàn)場攻防的徐晃,戰(zhàn)場控制的荀攸,以及內政方面的荀彧,再輔以東漢末期三杰,防守難度相對適中。
司馬懿
司馬懿一族以及整個勢力,是游戲中設計最為中庸的。也就是說勢力中從司馬懿開始,到杜預、羊祜,再到司馬師、司馬昭甚至是司馬炎等人,看似都非常華麗,但基本上都是華而不實,導致這個勢力在玩家手中會變得有點弱,而在 AI 手中則非常強。

司馬懿、杜預和羊祜是此陣營的主力,不過一個比一個手感差,導致攻堅能力非常有限。司馬師、司馬昭、賈充和周旨算得上是勢力中還算靠譜的輔助部隊和副武將人選。
司馬懿勢力的優(yōu)勢和劣勢如同東漢一樣,都是可以建造的地塊非常多,但四通八達的洛陽同樣給防守帶來了諸多的困惑,而且司馬懿勢力沒有像徐晃這樣非常強力的物理輸出武將,可以快速剿滅城池周邊的敵軍,需要和 AI 的部隊慢慢去磨,非常折磨人。
袁紹
四世三公的袁紹勢力是游戲中最像御三家的,因為勢力中不僅有能夠斬陣殺敵和攻城略地的大將,也有戰(zhàn)場上戲虐敵軍的謀士,唯獨缺少能夠治理城池的名臣良相。

整個勢力中核心武將要屬袁紹和文丑兩位了。文丑不用多說了,因為有截糧特技的存在,能夠解決玩家使用的時候糧食問題;袁紹則在戰(zhàn)備上讓玩家省了不少心,名聲征兵效果多好不用多介紹,關鍵還是名望特技可以每個月自動獲得士兵。如此一來文丑搞糧,袁紹征兵,還形成了一個很好的聯(lián)動效果。
鞠義、袁紹、顏良、郭圖、逢紀和許攸一同構建了袁紹的主力級別陣容,這個陣容的強度甚至是可以和御三家的武將們一起掰掰手腕,而且袁紹麾下還有文丑、韓瓊、高覽和田豐等一眾不錯的武將去進行更多的配置組合。論袁紹軍的部隊戰(zhàn)斗力,如果御三家處于第 1 檔,那么袁紹就屬于僅次于御三家的 1.5 檔。
袁紹勢力的優(yōu)勢說完了,看看他的弱勢,也就是沒有比較出色的內政武將,導致袁紹勢力會在早期特別受制,這也導致他在北方相對較弱的戰(zhàn)場上不能夠快速完成此地的一統(tǒng)工作。
劉表
在歷史上是曾經擊敗過孫堅的豪強,在游戲中感覺設計上有些被弱化。這是一個擅長水戰(zhàn)的勢力,但大部分的戰(zhàn)場還是要在陸地上決出最后的勝負,所以這大大降低了劉表武將的戰(zhàn)斗力。
劉表的核心武將是蒯越、文聘和婁圭。文聘負責戰(zhàn)場上的攻防,而蒯越則負責內政后勤,不過最為關鍵的還是婁圭的筑成特技,他可以借助這個特技在未開戰(zhàn)前建立相對比較充足的防御設施,從而減輕防御戰(zhàn)的壓力。
甘寧和文聘是這個陣營的主力,不過不要對甘寧抱有太大的希望,他現(xiàn)在是游戲中最強的水戰(zhàn)將領之一,陸戰(zhàn)能力盡管有一定的保留,但數(shù)量少效果也不好,只是憑借自己的數(shù)值優(yōu)勢與其他將領對峙,絕對主力還是看趨于防守姿態(tài)的文聘。
副將或輔助部隊的人選從特技上看反而更為舒服,這說的就是擅長弩兵部隊的呂公和擅長槍兵部隊的劉磐。
劉表勢力的弱勢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武將擅長水戰(zhàn)而不是陸戰(zhàn),再加上武將成色有點低,而優(yōu)勢就是主城襄陽周邊都有水,可以子一定程度上發(fā)揮這些水戰(zhàn)將領的優(yōu)勢,防守上武將特性和特殊地形的配合是可以輕松抵御的,但想要去攻城略地,這些武將還是不夠看的。
董卓/呂布

董卓和呂布兩個勢力是非常相似的,此前也有文章專門分析過兩個勢力的諸多相同點,比如說兩強都是擅長戰(zhàn)場拼殺的,內政同樣沒有高人點撥,在擅長的兵種上又都是以騎兵部隊為主。
董卓勢力的核心是讓人意想不到的牛輔。董卓勢力是一個非常依靠騎兵部隊作戰(zhàn)的勢力,但問題是董卓勢力中沒有什么內政能力較好的武將存在,這倒是牛輔讓擁有親羌特技的牛輔在生產馬匹上突顯了重要性,別看牛輔的數(shù)值低,但憑借親羌特技中生產馬匹翻倍的效果還是讓他的作用無可替代。
董卓率領董俷、李儒和徐榮構建起了本方的主力陣容,豪華程度還是相當可觀的,后面還有多個騎兵為超等級的武將華雄、李傕和郭汜等共同組建了最為豪華的騎兵天團,戰(zhàn)斗力也是杠杠的,就是這些武將的智力相對比較低,勢力本身也沒有更多的武將可以給他們打下手,彌補部隊智力低下的問題。
董卓勢力雖然沒有什么內政武將,但是董卓的征稅和李儒的征收還是盡可能的保證了所在城池的錢糧供給能力,但整個勢力在內政上的缺陷還是相當明顯的。
呂布勢力和董卓勢力一樣,呂布率領張遼、高順、陳宮和貂蟬一同組建了主力陣容,而魏越、成廉和曹性則是這個陣容當中的副將選擇。
盡管呂布勢力是一個非常擅長使用騎兵作戰(zhàn)的勢力,但城池特性以及內政武將的缺失直接導致該勢力根本無力使用騎兵部隊來作戰(zhàn),反而是擅長戟兵部隊作戰(zhàn)的武將會被更受重視和親睞。
對比之下董卓勢力最起碼還有資源收益的特技加持,而呂布這邊則完全沒有,最多也只有一個名聲算是多少在戰(zhàn)備上有了點點優(yōu)勢,然后內政就沒有后續(xù)了,這也是呂布勢力最大的隱患。
公孫瓚
和董卓以及呂布勢力幾乎一樣的一個勢力,擅長戰(zhàn)場廝殺和騎兵兵種使用,以及同樣沒有內政方面的人才,不同的則是公孫瓚勢力還沒有一個能夠進行戰(zhàn)場騷擾的謀士或軍師存在。
公孫瓚勢力最大的優(yōu)勢來自于大量的公孫一族武將都持有白馬特技,這樣一來可以很好的利用此特技進行無損的進攻;但問題也在于城池是馬匹特性,但沒有能夠快速生產馬匹的武將和特技存在,會導致金錢損耗較快的情況出現(xiàn)。
不過公孫瓚勢力也是得到了一個很好的補強,就是游戲中的槍兵第一人趙云就在勢力中,控制好本方騎兵部隊的行進速度,配合上趙云的硬控能力,在羸弱的東北戰(zhàn)場,憑借公孫瓚的陣容還是有取勝之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