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做三事,福淺命也薄”:如何吃飯,會影響命數(shù)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普通人如何吃飯,就如何度過這一生。
所謂“民以食為天?!比嗽诔燥埖臅r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和舉動,才是最為真實的。對于吃飯的姿態(tài)和舉動,我們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吃相。
吃相如何,人之性格和內(nèi)心就如何。因為相隨心生。吃相不好的人,內(nèi)心好不到哪里去。吃相比較正常的人,前路才比較順暢。
正如南師所言,不要小看了生活中的細微小事,也許這些小事正影響著你的一生。
比如,你的說話習慣會影響你的一生,你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會影響你的一生,你平常的走姿、坐姿和吃相,也會影響你的一生。
吃飯做三事,福淺命也薄。人,如何吃飯,多半會影響到命中的運勢。

一、吃飯時“抖腿”,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曾仕強教授說過,有些人坐著還在那里抖腿。這越抖,他們的福氣就越單薄。抖到最后,福不僅沒了,就連命也苦了。
做人,就該坐有坐相,睡有睡相,吃有吃相。姿態(tài)好不好,跟所謂的美丑無關(guān),而跟“對人對天”的態(tài)度有關(guān)。
端莊一點來做人,既是在“修己”,也是在“敬天”。你對自己有著嚴格且自律的要求,那老天就會把善報賜給你。
回到“吃飯抖腿”這件事上,很多人都不自知,認為一直抖很舒服。未曾想,樹搖葉落,花搖凋零,人搖福薄。
我們可以觀察一些老板,他們絕對沒有抖腿的行為。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知道,抖腿就是浮夸的表現(xiàn),除了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沒啥好事。
所以說,吃飯的時候不抖腿,也不抖身子,做到“端莊有定力”,才會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氣數(shù)才不會差到哪里去。

二、吃飯時“狼吞虎咽”,不符合長久的做人原則。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怎么開始,就怎么結(jié)束。開始時謹小慎微,結(jié)束時也該謹小慎微。開始時浮夸不堪,結(jié)束時自然就不得善果了。
談到開始和結(jié)束,就不得不談到“快慢”的問題。在你看來,到底是快點比較好呢,還是慢點比較好呢?
其實,都不好。太快了,消耗的福氣太多了,命就短了。太慢了,就容易抓不住機會,跟成功擦肩而過。如此說來,“適中”的速度才是最好的。
就拿吃飯來說,你吃飯?zhí)?,狼吞虎咽,那你的胃絕對消化不好,吃相也很糟糕,會給人一種“餓死鬼投胎”的感覺。
反之,吃飯慢一點,速度適中,既有利于胃部的消化,也有利于相貌和心境的塑造,百利而無一害。要知道,你如何吃飯,就會如何過一生。
從古至今,唯有餓死鬼,以及那些即將行刑的犯人,才會狼吞虎咽地吃飯。倘若我們非要學習這些人,不就只能自食苦果了嗎?

三、吃飯時“下筷子不果斷”,注定因為性格猶豫壞了大事。
經(jīng)常去飯局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這么一個現(xiàn)象:人們夾菜的時候,下筷子是否果斷,跟他們的性格和追求有關(guān)。
那些雷厲風行的老板,做事特別果斷,所以他們下筷子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的猶豫,該吃就吃,不該吃就不吃,有自己的原則和一套。
而性情不夠果斷的普通人,做事總是猶豫不決,下筷子的時候也要斟酌一番,搞到最后,菜都被人夾光了,還是無法下筷子,猶豫的性格拖累了人生。
其實很好理解。連吃飯、夾菜這些小事都猶豫不決,那還能成什么大事呢?也許,他們會經(jīng)常選擇失誤,讓自己屢屢犯錯,到處碰釘子。
古人有言:“該斷不斷,反受其亂?!庇龅絾栴}的時候,要及時做出決策,倘若一直拖著,無法下決心,那豈不是會受到這些問題的影響嗎?
吃飯這件事,看似簡單,實際上很有學問。人們在吃飯時的一舉一動,會直接反映出他們內(nèi)心深處,最為真實的一面。

寫到最后
俗話說:“言由心表,行隨心動,相隨心生?!?/p>
言語也好,行為也罷,哪怕是人之相貌,都跟人之內(nèi)心有關(guān)。內(nèi)心又決定了人之性格,所以說,前面這三點,也間接地受到性格的影響。
性格浮夸,不夠腳踏實地,早晚會碰釘子,撞南墻。性格猶豫不決,過分婦人之仁,就跟項羽一樣,在鴻門宴當中放過了劉邦,就會放虎歸山,釀成大患。
談到鴻門宴,就不得不談到劉邦的智慧。劉邦很有一套,該走的時候,絕對不會停留。不該走的時候,他又留了下來。如此,他打敗了項羽,笑到了最后。
我們?nèi)粘K缘?,表面上看是飯,實際上卻是自己的一生。如何吃好每一頓飯,這值得我們修行一輩子。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