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盡全力,活在當下這一刻。
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創(chuàng)造出最有希望的生活和最有價值的人生。
所有的一切都發(fā)生于當下,過好每一天,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發(fā)現(xiàn)通往幸福之路的入口,不會把握當下的人,即使有多宏偉的目標也只是夸夸其談,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樓,無法企及。
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創(chuàng)造出最有希望的生活和最有價值的人生。
稻盛對此做出了解釋:因為說自己能夠預(yù)見到久遠的將來,這種話基本上都會以“謊言”的結(jié)局而告終。他認為“多少年后銷售額要達到多少,人員增加到多少,設(shè)備投資如何”這一類藍圖,不管你怎樣著力地描繪,但事實上,超出預(yù)想的環(huán)境變化、意料之外事態(tài)的發(fā)生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這時就不得不改變計劃,或?qū)⒂媱潝?shù)字向下調(diào)整。有時甚至要無奈地放棄整個計劃。這樣的計劃變更如果頻繁發(fā)生,不管你建立什么計劃,員工們都會認為,“反正計劃中途就得變更”,他們就會輕視計劃,不把它當回事,結(jié)果就會降低員工的士氣和工作熱情。
同時,目標越是遠大,為達此目的,就越需要持續(xù)付出不尋常的努力。但是,人們努力,再努力,如果仍然離終點很遠很遠,他們就難免泄氣?!澳繕穗m然沒達成,能這樣也就可以了,差不多就算了吧!”人們常常在中途就泄氣了。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看,如果達到目標的過程太長,也就是說,設(shè)置的目標過于遠大,往往在中途就會遭遇挫折。與其中途就要作廢,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建立。
做年度計劃,就要細化成每個月,甚至每一天的具體目標,然后千方百計努力達成,活在當下這一刻、過好這一刻,無論是對我們的事業(yè)還是日常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清晨,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深吸一口新鮮空氣,抱著這樣一種心態(tài):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這個月努力干吧,以這一個月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下個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這樣,每天在“拼盡全力,活在當下這一刻”的自我暗示和勉勵下,一瞬間都會過得非常充實,就像跨過一座座小山。小小的成就連綿不斷地積累、無限地持續(xù),這樣,乍看宏大高遠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xiàn),正如荀子在《勸學(xué)》中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
“拼盡全力,活在當下這一刻”就是最確實的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