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廳都用洗地機保潔?
大廳的主要作用是來用接待、宴請、展覽的,基本要求便是寬敞,夠大,環(huán)境上時刻保持干凈明亮,窗明幾凈,地面锃亮。這樣的基本要求就需要分配專門的保潔人員,時刻關注地面衛(wèi)生,時刻清掃。

這對于保潔人員來說是一項非常勞累的工作,尤其是一些人來人往的大廳,比如銀行大廳、酒店大廳、機場大廳、售票大廳、候車大廳等場所,這些大廳晴天還好清理,遇到雨雪天,地面非常易臟,工人的工作量會隨之加大,清潔的效果與效率也會降低。
所以就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用來提升效率效果的工具來幫忙,這便是現下都在使用的洗地機。
大廳與洗地機的適配度是很高的,具體體現在3個方面。

一、地面材質易清理
作為門面擔當,大廳地面鋪設的材料“非富即貴”,酒店大廳一般是大理石、仿古磚等為主,車站機場大廳一般是高級的水磨石、環(huán)保型橡膠地板等,反正價格不菲,這些地面材質都有一個共同點,耐臟易清理、耐磨且抗壓,美觀又大方。
用拖把清理本身也不難,難得是效率與效果;當拖把換成了洗地機,效率上大幅度提升,清潔的效果也高出數倍,被洗地機洗過的地面可瞬間恢復干凈明亮,不留任何水漬,無水漬就可避免不同程度事故的發(fā)生。
二、美觀
洗地機的外觀大方、線條流暢,工人推著洗地機工作和拿著拖把工作,給來往的客人留下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對于一些星級酒店、高檔大廳、展廳、國際機場來說,拖把的量級不夠,稍顯low,洗地機則剛剛好,完美適配。

三、性價比高
根據大廳的面積與保潔的頻率,一般會請1-2名全職工人,一線城市基本的薪酬起碼得3500元,不另算其它福利等,一年下來也要4.2W,雜七雜八的算下來,一年少不了6W,這是最低標準。
而一臺手推式洗地機可抵數名保潔人員,一臺高配的機器可用8年左右,首次購機成本均價在1.2萬元左右,往后根據耗材的磨損情況,一年更換個3-5次刷子與膠條,一年也就5千元最多。
這么一對比,大家就會直觀得明白為什么大廳等很多場所都出現了洗地機等機械化清潔設備的身影了,因為性價比確實高,效果確實好,比用全人工確實省心。
這3個方面,就注定大廳會選擇用洗地機來打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