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智者,若沒他提醒,朱元璋早已大敗,更無明朝!
前面說到朱元璋采納了劉伯溫的計謀,在龍灣設伏,結果陳友諒中了埋伏,大敗而回。朱元璋乘勝追擊,一路上還占領了安慶、信州、袁州等地。張士誠本來口頭上答應陳友諒一起進攻朱元璋,但是此人膽小,本想坐山觀虎斗,看看情況再說。如今陳友諒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也就按兵不動了。

龍灣戰(zhàn)役前,陳友諒的力量比朱元璋強大的多,差不多四倍于他,但是此戰(zhàn)過后,陳友諒的力量削弱了不少,做減法,而朱元璋乘勝追擊,收復了不少被陳友諒占領的城池,勢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大,作加法。一加一減之后,朱元璋的力量基本上可以跟陳友諒抗衡了,甚至可能已經(jīng)略超于他。
此時的朱元璋心情自然十分激動,想想自己本是個放牛娃,當過和尚,也逃過飯,沒有想到當了義軍之后,時來運轉,不僅討了如花似玉的元帥義女,還步步高升,做了義軍頭領,竟能打敗不可一世的陳友諒,被封為了吳國公。此時的朱元璋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義軍頭領,我相信這時候的朱元璋早已有了放眼天下,逐鹿中原的雄心了!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決定按照劉伯溫的策略,率領大軍主動對陳友諒發(fā)起進攻。當他率領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安慶城下之時,這才發(fā)現(xiàn)元末最猛的人并不是常遇春,而是這個安慶的守將,叫做張定邊。這張定邊可是陳友諒手下第一猛將,也是元末第一猛將,勇猛無敵,不在常遇春之下,而且此人深通謀略,不在劉伯溫之下。

朱元璋帶領大軍猛烈攻打安慶城,碰到了敵手,那是久攻不下。其實這個時候,朱元璋處境十分危險,因為目前朱元璋對安慶久攻不下,倘若張士誠趁火打劫,趁機起兵攻打朱元璋后方的話,那么朱元璋必將兩面受敵,陷入困境。
倘若朱元璋要率領回救,姑且不說打不下安慶城,而且張定邊也不會就此罷休,必將率軍出擊,那么朱元璋必將大敗。
倘若朱元璋不回救,老家被張士誠給端了,沒有了立足之地,以后拿什么爭霸天下??!
當時全軍上下打安慶急紅了眼,誰也沒有察覺這個危機,所幸的是,劉伯溫意識到了這個危機,于是連忙向朱元璋建議,說:“主公,近日來我軍對安慶城連番猛攻,卻是久攻不下,指不定什么時候張士誠趁火打劫,起兵攻打我們后方,那么我們兩面受敵,必將陷入困境??!”

朱元璋可是一代雄主,軍事才能十分突出,只因為眼前的戰(zhàn)事煩心,故而疏忽了這個問題?,F(xiàn)在經(jīng)劉伯溫這么一提醒,嚇得是大汗淋漓,心中暗自尋思道:“好險??!幸好張士誠這小子鼠目寸光,沒有趁火打劫?!?/span>
朱元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點了點頭,說道:“先生說言極是,敢問先生,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劉伯溫笑了笑,說道:“張定邊英勇無敵,而且頗具智謀,安慶城一時半會打不下來,不如我們放棄安慶,率領大軍從水路直撲陳友諒的老巢江州(現(xiàn)為九江)?!?/span>
“好,先生好計謀?!敝煸奥勓院螅笙?,當即采納了劉伯溫的建議,率領大軍從水路直撲陳友諒的老巢江州。

劉伯溫這招妙絕??!劉伯溫和張定邊可謂是棋逢敵手,勢均力敵。本來朱元璋久攻不下,微微處于下風,現(xiàn)在放棄安慶城,隨即火速奇襲陳友諒的老巢江州,不僅化解了自己眼前的危機,而且還逼得張定邊不得不棄了安慶城而去救主,瞬間又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