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革新1.1二祖之制守成之弊端(一)
?明朝君王往往短壽,而嘉靖卻罕見的活到了六十歲,成為明朝自二祖以來第三位高壽的皇帝。這絕非其修道煉丹之功效,反而食用汞丹只會損害其身體。我的思想立場,更不信那些皇運之類的玄說。所講的也只是從我個人立場出發(fā),而至于我個人知識并不淵博,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yè)。只是恰好閱讀幾本相關(guān)書籍,與他人交流學習而已。以下正文: ?嘉靖往往除了壽命被人津津樂道以外,便是其政治之昏庸,為人馭臣之陰險聰敏。但大多對于明朝的革新,人們往往第一個想起的是張居正。對于革新和嘉靖這二者難以聯(lián)系到一起。但這位相較于萬歷,手上掌權(quán)的老妖道皇帝,是第一個在位期間對“二祖之制”發(fā)起改革的皇帝。甚至后來的張居正改革,也只是仿照嘉靖革新之制施行。其效果,力度都不如嘉靖的革新運動。 ?正德十六年,因武宗無嗣,首輔楊延和援引《皇明祖訓》的兄終弟及的原則,以司禮監(jiān)請?zhí)筌仓迹旌駸欣^位。而當時武宗死因至今說法不一,流傳最廣是因落水死亡。但史料有證朱厚照好武,身體健碩,若因落水而亡不足以說服后世。個人猜測(只是猜測毫無史料可以參照,僅為個人觀點)武宗是與文官集團的斗爭中,身邊的劉瑾江彬所代表的宦官集團與武官集團在皇權(quán)與相權(quán)的爭斗中被文官集團干掉之后,孤身一人卻依舊不肯服從文官,于是被害死。既然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下,楊延和為首的文官集團權(quán)勢滔天,之所以立朱厚熜只不過是找到一個年幼的傀儡皇帝以供其士大夫階級好控制。但是楊延和未曾想到,朱厚熜竟然通過政治斗爭,將楊延和為首的腐朽的文官集團排擠出大明朝的政治中心。 而在正德年間,為何文官集團的權(quán)力發(fā)展如此之大?這就是此篇所講的二祖之制的弊端。 二祖之制是明太祖、明成祖所建立的一種政治平衡的制度。自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朱厚熜登基過去了150余年。任何一種制度存在過久,就需要革新除舊。世宗即位初期,不僅僅要考慮文官集團在中央集權(quán)力量之大,還有整個國家從上到下腐朽的官員風氣,廢弛的法律,科舉制度的荒廢腐敗,外戚宗室對于國庫的蛀食,以及嚴重的土地兼并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正德年間,明朝已有瀕臨滅亡的跡象。 ?而二祖之制對于中央文官的掌控,自從景泰帝登基之后,就已經(jīng)完全失控了。盡管英宗與憲宗父子有過對文官出手的行動,但都無疑以失敗告終。而在仁宣二帝時期,皇帝還是可以對國家的弊政有一定的調(diào)控能力。可自從成祖駕崩,三楊集團的權(quán)力漸漸不受控制。后來到英宗巡邊以培養(yǎng)武官集團和宦官集團,意圖以武官集團和宦官集團壓制文官集團的意圖被內(nèi)閣察覺到之后,發(fā)生了土木堡之變這一內(nèi)部文官勾結(jié)外族陷害皇帝的可恥歷史。 ?明代二祖的不足之處根本在于其太祖成祖二人作為明朝的奠基人,而且太祖作為農(nóng)民起義,定都南京,將中央政權(quán)建立在了江蘇,浙江,安徽一帶經(jīng)濟繁華的區(qū)域。太祖的政客與軍隊都靠東南地區(qū)的糧食來養(yǎng)活。而過去封建王朝的古都,例如洛陽,開封,西安諸地,則因交通不便,糧食也并不充足被太祖放棄在諸地立都的想法。其次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淮西,淮東黨派,包括后來壯大的浙黨,這些人是太祖起義奪取天下的功臣,而這個起義集團最大的一個特點(包括太祖)都大多是農(nóng)民起義。而太祖為了分封功臣,以及自身的農(nóng)民思想影響(奪取天下依舊念想家鄉(xiāng)周邊)就立都南京。而這一決定使得淮西淮東黨派如同綠藻肆意生長。不得以太祖后來策劃了劉伯溫的死亡,以及胡惟庸案誅殺李善長。 ?可是在這場斗爭中,太祖卻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他廢除了丞相位,可是最后其孫惠帝朱允炆卻是一個被文官控制的君主。太祖清淮西淮東兩黨之后,但文官集團早就埋下一手。洪武十年,太子朱標次子朱允炆出生,而此時距離太祖清理淮西淮東兩黨還有三年時間。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fā)。而在洪武十五年,太子朱標嫡長子朱雄英離奇死亡,這樣一來朱允炆的皇位就確定好了。需要細說的一點,朱雄英的生母是常遇春之女,而他的舅祖父正是當時代表武官集團的藍玉。所以皇長子朱雄英是代表武官集團的,太祖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為了壓制文官集團??墒侵煸蕿傻纳竻问掀涓竻伪臼莻€地地道道的世代文官世家代表,絕不會背叛文官集團(感興趣可以自行翻找材料)。在這個環(huán)境下,十年后,洪武二十四年,嗅到危機的朱元璋下令讓太子前往關(guān)中洛陽等地去視察遷都。這一決定動搖了文官集團的根本利益,于是當年太子朱標重病,并于次年洪武二十五年死亡。 明仿宋制,所以相同于宋朝,國家的經(jīng)濟法律發(fā)展迅速,國力上升。但皇帝的權(quán)力很容易被文官集團架空。但明朝的前幾位皇帝,除了明仁宗,景泰帝與明孝宗以外,皆是手段硬氣,對于文官集團都起到了壓制的作用??墒翘嬷聘驮谟谑看蠓蛑螄?,太祖以后的皇帝也沒有一位能像他一樣能將文官集團的事務全攬到自己身上的。所以這個根基不變,就永遠都會出現(xiàn)文官集團不斷的集權(quán),內(nèi)斗施壓于國家其他機構(gòu)。太祖與成祖(尤其是太祖)一生從稱帝就一直像這個歷史制度發(fā)起挑戰(zhàn),但其二人也都終于失敗。 ?在這個條件下,朱元璋生命中的最后幾年,一直在殺人。這一點與明末崇禎屠殺內(nèi)閣大臣有相同之處。但無論怎么去殺中央集團與地方權(quán)力大的官員,都是于事無補的。我個人并不贊同現(xiàn)在社會上所提出的歷史周期律,但是歷朝歷代封建王朝確確實實存在一種客觀的社會規(guī)律,這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所以在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崩。傳位于太孫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南明追封廟號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