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五十五章翻譯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qiáng)。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
l?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
王弼:赤子,無求無欲,不犯眾物,故毒螫之物無犯于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無物以損其全也。
譯文:嬰兒,是無欲無求的,也不會損傷萬物,所以毒蟲這類也不會傷害他。德行厚重的人,不會損傷萬物,所以沒有外物能夠傷害它因而能保全自己。
?
l?骨弱筋柔而握固,
王弼: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譯文:因?yàn)槿彳浧胶偷脑颍阅軌虬盐請?jiān)固。
?
l?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王弼:作,長也。無物以損其身,故能全長也。言含德之厚者,無物可以損其德、渝其真。柔弱不爭而不摧折,皆若此也。
譯文:作,是生長興起。沒有外物能損傷它的身體,所以能持續(xù)生長。德行厚重的人,沒有外物能損傷他的德行、污染他的本性。柔軟平和不與外物相爭,因而不會被毀壞折斷。
?
l?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
王弼:無爭欲之心,故終日出聲而不嗄也。
譯文:嬰兒沒有爭奪的欲望,所以就算整天叫喚也不會聲音嘶啞。
?
l?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王弼:物以和為常,故知和則得常也。
譯文:萬物之所以能永久是因?yàn)楹椭C不爭,所以懂得和諧不爭才能一直長久。
?
l?知常曰明。
王弼:不暾不昧,不溫不涼,此常也。無形不可得而見,故曰“知常曰明”也。
譯文:既不明亮也不昏暗,既不溫暖也不寒涼,這就是恒常。沒有形狀可以看到,所以說了解恒常這一道理的就是明智。
?
l?益生曰祥,
王弼:生不可益,益之則夭也。
譯文:不能對生命過分貪圖,一旦過分貪圖就會遭遇不詳。
?
l?心使氣曰強(qiáng)。
王弼:心宜無有,使氣則強(qiáng)。
譯文:欲念要保持虛靜無有,才能增強(qiáng)精氣。
?
l?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王弼:無。
譯文:事物過于興盛就會衰老,這叫不符合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消亡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