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當代青年改善溝通方式的小技巧
前言: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句對個人成長很重要的話:人的成長過程即社會化的過程。這里涉及到一個專業(yè)概念——社會化。社會化的本質是環(huán)境化,這里的環(huán)境既包含物理環(huán)境也包含社會環(huán)境。人生活在環(huán)境中,就要和社會打交道。社會化的概念稍微有點大,今天這篇文章我要談的是人社會化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溝通。

正文: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很累,這種感覺產(chǎn)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溝通過程存在一定的問題。你是不是常常發(fā)現(xiàn),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和別人溝通,但是效率很低?你是不是因為社恐而花費大量精力在溝通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內耗上?更有甚者認為溝通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盡可能地不和他人接觸,嘗試與外界斷聯(lián)?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這種溝通狀態(tài)很難改變或者不能改變,因而固步自封,一次次被這種低效率的溝通內耗,那我們能改善溝通嗎?答案是——當然。馬克思說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關系,但是不要忘了,人同時也有主觀能動性。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主觀能動性,這個世界才有那么多有個性的人,才會那么地豐富多彩。

那么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溝通現(xiàn)狀呢?
我們先不講什么溝通的技巧,首先,在制定計劃前我們要做的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真實溝通情況,因為我們認為的自己只是自己對自己的印象,和真實的我們是有差距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沉下心來仔細反思和審視自己的日常溝通的細節(jié),并將其仔細羅列成表格,具體到溝通時間、對象、情景和內容以及溝通的方式(線上溝通或線下面對面溝通)。

對于大學生來講,例如,上學期間課下(時間)要參加團建活動(情境),可能需要和同學(溝通對象)溝通好到達團建目的地的交通方式、費用等問題(內容)。可以像下圖一樣列出一個直觀一點的表格(部分):

這樣我們就能直觀、詳細地了解自己的溝通情況。當然,要想改善溝通,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第二步,我們還要通過問卷量表評價自己溝通的狀況,回答簡單的幾個問題,從溝通的主動性、溝通的注意水平和溝通信息的充分性三個維度評價自己的溝通方式;最后一步,針對自己的評價制定一個溝通改善計劃。

上圖是以一名大學生為例所列的部分溝通改善計劃,如果你還想進一步了解后兩步具體該怎么做,那就敬請期待下篇文章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