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立講《論語》】第52講:這八個字人人知道,卻人人做不到!
#公眾號:天第書院? ? ? #成都少年領袖演說班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論語·述而第七》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孔子說,若談到圣人或是仁人這樣的程度,那我豈敢擔當?我實在是趕不上的。
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抑,只不過的意思。你們要說我有什么德性?我只不過是做事的時候盡量努力去做,不厭煩;教人的時候不疲倦,只要有人愿意請教,凡是我懂的,我都教給你。我只是這樣的德性罷了。
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公西華聽后說道,做事情不會厭煩,教導人不會疲倦,這正是我們這些弟子學不來的呀!
做事能不厭煩,自強不息的德行就已經(jīng)在里面了;教人不疲倦,同體大悲的心量已經(jīng)存在了。
孔子不拘圣人、仁人的美名,卻把成為圣人、仁人的功夫藏在此句話里,好讓我們有一個實踐的抓手,這個抓手就是做事不厭煩,教人不疲倦。
孔子是至圣,卻不敢自名圣人、仁人,他周游列國多年,遇到的君王個個都是殺人不眨言的,最終不見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孔子謙德圓滿的緣故。
一人行之成模范,眾人行之成風氣。
歡迎將此文分享轉(zhuǎn)發(fā)給更多有緣人,一起加入到“讓3億中國人讀《論語》”的行列!
#公眾號:天第書院? ? ? #成都少年領袖演說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