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敬】《三國殺·國戰(zhàn)》形篇第三彈

大家好,這里是廣敬。昨天為大家?guī)砹恕度龂鴼ⅰ鴳?zhàn)》形篇的第二彈,吳國的三個武將——孫登、潘璋&馬忠和朱治。今天給大家?guī)砣盒蹌萘Φ娜齻€武將——公孫瓚、伏完和韓遂。(下面有前兩個專欄的鏈接)



【義從】鎖定技,若你的體力值大于2,你與其他角色的距離-1;若你的體力值不大于2,其他角色與你的距離+1。
【趫猛】當(dāng)你使用的黑色【殺】被【閃】響應(yīng)后,你可以選擇一項(xiàng):1.令一名其他角色獲得該【殺】或【閃】;2.棄置目標(biāo)的一張牌。
說到公孫瓚,一般就會想起“距離操控者”、“公孫二”諸如此類的綽號。但是同時我們不可否認(rèn)的是,公孫瓚不管是SP版還是界限突破,都是一個跟不上節(jié)奏的弱將。他唯一能發(fā)揮神威的地方,恐怕是千里走單騎——卡對手的距離,而且有源源不斷的+2距離。因此,我將公孫瓚的二技能做了修改,使其擁有控制和輔助屬性。因?yàn)橛卸寄艿拇嬖?,我將公孫瓚定義為一個能攻能守,但是偏向攻勢的武將。

【謀潰】每回合限一次,當(dāng)你使用【殺】指定一個目標(biāo)或成為【殺】的目標(biāo)后,你可以摸一張牌或棄置目標(biāo)/使用者的一張牌。若該【殺】被【閃】響應(yīng),該【殺】的目標(biāo)/使用者棄置你的一張牌。
【謀潰】的身份局技能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大家可能也會很納悶:伏完是一個謀士,為什么是三血,技能還跟【殺】這個暴力的牌有關(guān)系?這里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背景?!躲~雀臺》上映后,三國殺與電影合作,做了紀(jì)念卡和上線的武將——當(dāng)時計劃的是劉協(xié)、靈雎和穆順,原畫與演員長相相仿。但是測試的時候,網(wǎng)友很憤怒,因?yàn)槟马樖侨毡狙輪T演的,而那時中日關(guān)系較為緊張。因此,官方做出了極限操作:偷梁換柱,就這樣,穆順變成了伏完,平息了風(fēng)波,然而,再也不可能倒回來了。所以這里,我對【謀潰】的防御端也進(jìn)行了加強(qiáng),體現(xiàn)出了伏完的有勇有謀。當(dāng)然了,每回合限一次,畢竟是國戰(zhàn),限制爆發(fā)還是要有的。因此一個人通常被殺比殺要多一些,所以我將其定義為一個能攻能守,但是偏向守勢的武將。

【馬術(shù)】鎖定技,你計算與其他角色的距離-1。
【逆亂】其他角色的結(jié)束階段,若其體力值大于你或此回合內(nèi)對你使用過【殺】,你可以將一張黑色牌當(dāng)【殺】對其或與其勢力相同的一名其他角色使用。
我在三國殺里最喜歡的武將之一就是韓遂,原因是臺詞如雷貫耳——“如果不能功成名就,那就干脆為禍一方!”當(dāng)時覺得真好聽?!抉R術(shù)】這個技能沒什么好說的,西涼軍的【馬術(shù)】在1V1中是【驍襲】,同理,【驍襲】回到其他模式也就是【馬術(shù)】。再來看看主技能【逆亂】。一個字,強(qiáng)。發(fā)動頻率高,而且效果也很強(qiáng),配合那些對【殺】有增益的武將更好,比如龐德、伏完(韓遂+伏完=魔改身份樂進(jìn))、公孫瓚和張繡。這是一個守勢的武將,但是與其他守勢的武將不同,這個武將偏向于反擊,而非蜷縮防守,這是很有意思的。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qū)里討論討論這樣的武將實(shí)裝會對國戰(zhàn)環(huán)境造成什么影響。
好的,三個武將就介紹完畢,后面就是最后一彈——魏國。之后廣敬因?yàn)閷W(xué)業(yè)會短暫地停更一段時間,希望各位觀眾老爺諒解。最后,感謝紫喬的制圖,希望大家多多關(guān)注啊~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