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萬能餌蚯蚓用法,幾點疑問,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自己的用法!
相信對于在野釣中使用蚯蚓,一年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冬季了。其他季節(jié)使用蚯蚓鬧窩比較嚴(yán)重,而冬季使用蚯蚓不僅能釣鯽魚也能釣鯉魚,跟紅蟲一樣并稱神餌。
蚯蚓是萬能餌,基本對所有淡水魚類都有吸引力,下到趴地虎、小麥穗,上到青魚、草魚,沒有不吃它的。
低溫季節(jié)釣鯽魚的優(yōu)良功效,更使得一部分釣友放棄使用商品餌,轉(zhuǎn)而選擇活餌——蚯蚓。
雖然個人認(rèn)為紅蟲的效果可能要超過蚯蚓,但是紅蟲在不少人眼里是有毒的(事實并非如此,可紅蟲確實比蚯蚓要臟),加之掛鉤麻煩,不少人就放棄了使用紅蟲。
但是在使用蚯蚓之中,釣友們相信都有各自的使用方法,無論是掛鉤方式還是作釣水域、甚至是蚯蚓選用的大小應(yīng)該都有各自心得。這里投石問路,希望大家不要吝惜對于冬季釣鯽魚使用蚯蚓的心得,互相探討,互相提高。
蚯蚓掛鉤用大的好還是中號的好?
小蚯蚓相信大家選擇的人不多,有掛小蚯蚓的時間,還不如直接買紅蟲,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選擇中號和大號蚯蚓來掛鉤。
我個人偏愛使用中號的蚯蚓,原因是我這里的鯽魚魚情個體不算特別大,大點的也就是八九十的,除非碰到放生的,才能見到JQK的鯽魚,至于超過斤半的更是鳳毛麟角。
使用大蚯蚓的好處是小鯽魚吞食困難,釣到的魚個體要大。可是水域中小鯽魚要多的話,使用大蚯蚓就得不償失,所以選擇中號的蚯蚓不失為一種變通。
掛鉤用整條蚯蚓還是半條?
對于這個我相信爭議比較大,我的個人習(xí)慣是掛整條,但是有人的個人習(xí)慣是掛半條,甚至只是掛鉤尖上的一小段,能有四分之一就不錯了,甚至我見過幾個老釣友,一條蚯蚓能分成八段來使用,真神一樣的節(jié)約。
掛整條蚯蚓的好處顯而易見,動作大,容易被魚發(fā)現(xiàn),而且鯽魚是吸口,有時候不管是吸食蚯蚓的頭尾都能把鉤子吸入口中。
但是有人認(rèn)為使用整條蚯蚓會擋口,尤其是遇到小鯽魚群的時候會得不償失,非常容易空槍。我其實是對這種情況不敢茍同。
特別是蚯蚓切成兩段,入水后死的很快,需要頻繁的換蚯蚓,整條的則可以入水10幾分鐘都還能有活性。
不知道你支持哪一方。
要不要露鉤尖?
這個問題也很有意思,因為很多人就想象自己是魚的情況,認(rèn)為如果露鉤尖很容易被魚發(fā)現(xiàn),甚至在魚吸食的時候,遇到鉤尖容易感覺到疼痛,不再吃餌。
我小時候垂釣就是這種想法,但是隨著作釣經(jīng)驗的增多,發(fā)現(xiàn)這種影響微乎其微。
因為在冬天作釣鯽魚,必然要搭配窩料,吸引鯽魚進(jìn)窩,窩子里的鯽魚多了,還怕露鉤尖?如果有人玩?zhèn)鹘y(tǒng)釣就會發(fā)現(xiàn),玩?zhèn)鹘y(tǒng)釣的釣友基本上無論是掛蚯蚓、紅蟲、小麥、玉米都不怕露鉤尖,因為在逗釣的情況下,露鉤跟不露鉤沒區(qū)別,鯽魚都是一口吞。
至于臺釣的時候呢?歡迎大家聊聊自己的感覺。
活穿蚯蚓還是把蚯蚓拍暈掛鉤?
我原來真的沒想到有人還會把蚯蚓拍暈后再掛鉤。直到我遇到了一位挺有潔癖的釣友。
這位釣友在釣魚的時候必定帶一副膠皮手套,無論用餌料還是活餌都是如此。在使用蚯蚓的時候,他把蚯蚓放到掌中央,拍幾下,把蚯蚓拍暈再掛鉤。
我就納悶了,為了滿足掛鉤的方便和手上的清潔,把蚯蚓搞到半死,這樣還能有什么動態(tài)誘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