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液動力學異常型干眼

好久沒有更新了
,一直以來因為工作的原因都沒有時間更新筆記,趁現(xiàn)在有空閑的時候來學習一下,今天分享的也算是干眼的研究發(fā)展史吧~

【淚液動力學異常型干眼】
顧名思義就是由淚液的動力學異常引起,例如:瞬目異常、眼瞼位置異常、淚液排出延緩、結膜松弛等。各種原因引起的淚液涂布異常與排出延緩都可以導致淚液動力學異常型干眼。
其他的都很好理解,主要說說結膜松馳癥:

結膜松弛癥是由于球結膜過度松弛和(或)下瞼緣張力高,造成松弛的球結膜堆積在眼球與下瞼緣、內(nèi)外眥部之間形成皺褶,引起眼表淚液學微環(huán)境異常,并伴有眼部干澀、異物感、溢淚等不適癥狀的眼病
1908年Elsching首次描述了此類以后被稱為結膜松弛癥的病人。
1921年Braunschewig報道了 4例 結膜松弛癥。
1942年Hughes首次用這一名稱命名本病。
1984年Bosniak和Smith等首次提出間歇性流 淚是由于結膜松弛癥引起的下淚小點異位或阻塞造成的。
1990年Rieger首次描述了結膜松弛癥和干燥 性角結膜炎之間的關系。
1999年張興儒等在國內(nèi)首先報道了結膜松弛癥。
2000年De-Quan Li等報道了 結膜松弛癥與MMPs的過度表達和增生活躍有關。
2001年張興儒等提出了結膜松弛癥的臨床分級標準。
2004年劉祖國提出,結膜松弛癥引起的干眼屬于淚液動力學異常型干眼。
2004年張興儒等觀察到膠原纖 維溶可能導致了結膜松弛癥的病理過程,彈力纖維的變性、減少可能導致結膜松弛的形成。

說實話看著這么多數(shù)字我也覺得眼花繚亂,只能感嘆一下醫(yī)學在進步,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標簽:干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