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俠霍元甲

小時候我們看電視劇霍元甲,知道他是一個行俠仗義的英雄,是著名的愛國武術(shù)家。但那些都是演義,都是傳奇,那么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霍家最早起源于商周時期,當年周文王的第八個兒子,被賜封地霍國,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霍州,此后以霍字為姓,改名為霍叔。
霍家人歷來都很喜歡練武?;艏矣刑鬃?zhèn)鞯奈渌嚱衅呤健盎艏胰保?也叫“燕青拳”、“秘宗拳”。到霍元甲的父親霍恩第已是祖?zhèn)髁恕?/span>
燕青拳又叫迷蹤藝,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shù)代表,出自少林寺。其特點是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fā)力充足,具有技擊性較強的特點。
霍元甲的父親霍恩第早年從事保鏢行業(yè),后來和人結(jié)下梁子,四十多歲的時候就退出鏢行,回家務(wù)農(nóng)了。

1869年1月19日,霍元甲出生于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的一個武術(shù)世家,霍元甲,字“俊卿”?;舳鞯谟腥樱夯粼洹⒒粼?、霍元棟,霍元甲排行第二。
據(jù)說霍元甲幼年體弱,父親霍恩第不讓他習(xí)武,擔心元甲習(xí)武日后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于他。但霍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于父傳兄弟之機??嗑氂谏嵬鈼椓种?。后為父知,受責。霍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準父兄一起習(xí)武。 霍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并在24歲那年5分鐘之內(nèi)擊敗了一位僅僅用三式打敗了霍元甲的哥哥與弟弟的人。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于他。后霍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zhèn)鳌懊刈谌卑l(fā)展為“迷宗藝”,使祖?zhèn)魅囘_到了新的高峰。
按照精武會發(fā)起人陳公哲先生的《精武會五十年》中的記載,霍元甲“身高約五尺八寸,腰圍橫闊,面色赭黃,熊腰虎步,手足敏捷,重二百磅?!睉{借著這身力氣,霍元甲在天津找到了一份工作:成為一家以搬運為主業(yè)的“腳行”的代理掌柜。
由于好交朋友、講義氣,霍元甲很快就丟了這份差使。隨后去了一個叫“懷慶藥?!钡牡胤疆攷凸ぃ握乒?。在藥店干活期間,他能挑動千斤藥材,力推兩個大青石碌碡,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霍大力士”。
這家“懷慶藥鋪”老板叫農(nóng)勁蓀,以購買藥材做掩護,暗中支持革命黨,反清復(fù)明。在農(nóng)勁蓀的影響下,霍元甲認識了北京順源鏢局的一位老大,江湖人稱:大刀王五。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大刀王五率人奮力抵抗,慘遭被洋人槍殺?!按蟮锻跷濉北粭n首示眾,首級就掛在北京前門的樓上。
霍元甲得知消息后,二話不說,離開天津直奔北京。在朋友的配合下,潛上城樓,偷到了王五的首級,與他的尸身合葬。

在晚清民初的年代,西洋人把中國當成淘金的地方,各色洋人紛至沓來。比較常見的就是“比武打擂”。
有人說“霍元甲壓根就沒和西洋大力士交過手,算不上高手!”這句話前半部分是對的,后半部卻是錯的。
霍元甲一共與兩位西洋大力士有過比武,一位是1901年在天津戲園賣藝的俄國大力士叫斯奇凡洛夫,一位是1909年在上海大世界的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兩個人都號稱天下無敵手,更是鄙視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粼變纱翁岢霰任洌Y(jié)果斯奇凡洛夫當場認輸,奧皮音更是爽約,很快離開了天津。

所以說不是霍元甲不打,而是西洋對手就不敢打。
不過雖然沒有上臺比武,但天津和上海兩場擂臺賽的“不戰(zhàn)而勝”,讓霍元甲的聲威在全國范圍內(nèi)迅速達到了鼎盛。
1909年1910年6月1日,在農(nóng)勁蓀、陳其美等人的支持下,霍元甲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后改名精武體育會),由霍元甲親自出馬,開班授霍家秘不示人的迷蹤拳。為此,孫中山先生曾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xí)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于世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霍元甲出名了,但禍也隨之而來。
舊上海蓬萊路一帶為日僑聚居之地,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兩國大力士,今又創(chuàng)立了“精武體操會”,很不服氣,特從國內(nèi)選派十幾名武術(shù)高手,由柔道會長親自率領(lǐng)來華,以研究為名,請霍元甲等人來技擊館比武,雙方各自擇定公證人。
比賽開始時,霍元甲先命徒弟劉振聲出陣,令其采用誘敵之法,尋機取勝,劉振聲上場后,穩(wěn)如泰山一般,日方人員認為有機可乘,使用多種招數(shù),竟沒有撼動他。即使日方派出其力氣最大者上陣,也被劉振聲一腳踢得倒地不能動彈。劉振聲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連勝日方五人。

日本領(lǐng)隊見此情形非常惱火,便出陣向霍元甲挑戰(zhàn),二人一經(jīng)交手,未經(jīng)幾個回合,日本領(lǐng)隊便領(lǐng)教到霍元甲的厲害,于是企圖暗中傷人,誰知霍元甲已看出破綻,虛顯一招,當場用肘將其臂骨磕斷。日方隊員見此情形,便蜂擁而上,當即被中方公證人制止。
這時,日本人改變了策略,在比賽后舉行宴會招待霍元甲。席間聽聞霍元甲患有嗆咳癥,并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傷,就介紹一名叫秋野的醫(yī)生為霍元甲治病。平生胸懷坦蕩的霍元甲毫無懷疑之心,欣然接受。并留住虹口白渡橋的秋野醫(yī)院。霍元甲服藥后,病情不但沒有好轉(zhuǎn),反而逐漸惡化。
此時精武會欲接霍元甲出院,秋野百般阻撓,后經(jīng)多方周旋才出院,由精武會同仁陳子正救治,因中毒太深而無藥可救,于1910年9月14日長逝于上海精武體育會。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們拿著霍元甲每日吃的藥去化驗,才知是一瓶慢性爛肺藥,明白了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逝世時年僅42歲。
不過還另有一種說法,霍元甲自幼就有病在身,咳血也是舊疾(霍元甲身邊多人證實),加上自己練氣功不得法,經(jīng)過比武后加重病情,不幸逝世。
霍元甲逝世后,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shù)界愛國人士為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挽聯(lián),安葬于上海北郊。轉(zhuǎn)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里,遷葬于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xùn)|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shù)年后,海內(nèi)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
總而言之,影視劇中的霍元甲與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還是有所差異的,影視劇中的霍元甲被過度拔高,賦予傳奇色彩,而真實的霍元甲就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