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博物館:金承安三年鐵鐘揭開面紗
2022-11-28 00:18 作者:申威隆l關(guān)中拍客 | 我要投稿
渭南市博物館收藏有一件來自大荔縣的金代鐵鐘,被定為二級文物。由于它的體量巨大,無法陳列在展廳中,所以一直安放在文物通道口的外側(cè),四周被層層包裹起來。2017年8月,這件鐵鐘終于揭開神秘的面紗,露出表面清晰的銘文和精美的紋飾——

?
近日,在文物保管部同事的努力下,我們?yōu)檫@件鐵鐘制作了鋼結(jié)構(gòu)的展臺,暫時擺放于博物館中部的庭院里。8月15日早晨,為了搬運(yùn)這件鐵鐘,我們專門請來吊車,小心翼翼地將它移上車,送至新落成的展臺上。未來,博物館還會專門為這件鐵鐘修建一座亭子,讓大家更好地感受它的歷史滄桑。


?
這件鐵鐘鑄造于金承安三年(1198),原本懸掛在同洲府望月樓上,高232厘米,口徑164厘米,腹徑152厘米。蒲牢懸鈕,頂有一孔,肩部有對稱的四孔,直徑約10厘米。
鐵鐘通體被凸弦紋劃分為若干個區(qū)域,下方裝飾著纏枝蓮紋,中部鑄造1033字銘文,記載與此鐘有關(guān)的信息:“奉為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法輪常轉(zhuǎn)時承安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為記”“武略將軍行馮翊慰劉信將軍馮翊縣主薄孫安遠(yuǎn)大將軍行馮翊縣令夾古”,以及各個捐款人、寺院、縣名等。
鐘口呈八曲葵形,較為寬厚,造型穩(wěn)重,浮雕精美,乃金代打擊樂器和寺院報時的典型實物,對研究當(dāng)時的鑄鐘工藝和佛教文化有重要意義。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