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頭暈就是中暑?還可能是這種疾病
眼下正值高溫酷暑,自然是中暑高發(fā)的時候。但讓人容易忽略的是,這也是“熱中風”高發(fā)的季節(jié),而且已經有不少人中招!
熱中風如此高發(fā),眼前的高溫可謂是直接的導火索。每年氣溫超過32℃的盛夏都是中風的高峰期,而當天氣溫度達到35℃以上,中風的發(fā)生率更是比平時高出66%。
1、什么是中風?
中風,醫(yī)學上稱之為“腦卒中”,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每年,我國約有194萬人因中風去世,也就是說,每15秒就有1人死于中風!
中風(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導致腦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中風若不及時醫(yī)治,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包括死亡和永久性的神經功能損害。
中風通常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兩種類型;
出血性中風:也稱腦出血,是由于腦血管破裂,導致血液進入腦組織或腦膜,增加了顱內壓力,損傷了周圍的腦組織。出血性中風約占中風病例的15%-20%。
缺血性中風:又稱腦梗死,是指腦血管被阻塞,引起腦部供血不足,最終導致腦組織的損傷和壞死。最常見的原因是血栓形成或者動脈粥樣硬化板塊阻塞腦血管。80%-85%的中風都屬于缺血性中風。夏季的中風也多為缺血性中風,又稱為“熱中風”。
2、夏季為何更容易發(fā)生中風?
中風之所以在夏季高發(fā),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當氣溫上升到35℃以上時,人體主要靠汗液蒸發(fā)散熱。大量出汗后體液丟失,若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使得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變緩,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腦血管便會引起缺血性中風。
2、高溫環(huán)境下,人體表毛細血管擴張,為了散熱血液也會大量流向皮膚,所以更多的血液集中在體表,造成大腦血流量驟減。這對于原本就有腦動脈硬化、存在供血不足的患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導致其缺血性中風風險增加。
3、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把室內空調溫度調得很低,這樣一來室內外溫差就比較大,若頻繁出入空調房,一冷一熱容易導致腦血管痙攣,引起血液循環(huán)不暢,誘發(fā)缺血性中風。
4、夏季悶熱潮濕,易使人心煩氣躁,情緒起伏大,導致血壓的波動,繼而誘發(fā)中風。
3、如何區(qū)分中暑和中風?
炎炎夏日,不僅容易發(fā)生中風,還易出現中暑,而且中風和中暑可能出現一些相似的癥狀,如頭暈、四肢乏力、惡心嘔吐、視物模糊、嗜睡等。
然而,兩者的救治完全不同,如果混淆了這兩種疾病,可能導致錯過最佳搶救時間,造成嚴重后果。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如何區(qū)分中暑和中風。
盡管中風和中暑有不少相似之處,但還是可以從癥狀上將兩者區(qū)別開來。
因此,區(qū)分中暑與中風的關鍵在于是否出現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4、如何快速識別中風?
對于中風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早期發(fā)現和及時治療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死和致殘的風險!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識別中風呢?
通過觀察患者面部、手臂、言語的變化,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得了腦卒中,即“FAST”原則:
F(Face):面部,觀察是否出現一側面部下垂或歪斜。
A(Arm):手臂,檢查患者是否能舉起兩側手臂,是否有一側無力。
S(Speech):言語,聽患者說話,看是否出現言語不清或說話困難。
T(Time):時間,如果發(fā)現以上癥狀,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5、夏季如何預防中風?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因此,對于患有以上疾病的人,務必按醫(yī)囑用藥,不要擅自增減藥物,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充足飲水
成年人夏季每天的飲水量需達到2000-3000毫升,除白開水外,綠豆湯、菊花茶水或其他淡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分多次少量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也不要一次喝下太多水。特別是老年人,由于口渴中樞和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減退,更易出現補水不及時而引起缺水的情況,因此更要注意適時補水。
2、不可貪涼
忽冷忽熱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血管也隨之收縮。老年人在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應控制在7℃以下,盡量避免頻繁出入空調房。此外,不宜過量食用冷飲,像冰的雪糕、啤酒、西瓜和礦泉水等。
3、 保持睡眠充足,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夏季晝長夜短,適當午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遇事不急不躁。當感到煩躁時,可以嘗試聽舒緩的音樂或進行冥想,或有意識地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
4、適度運動
白天避免在戶外運動,在涼爽的傍晚,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或喜好進行散步、慢跑、廣場舞、太極拳等低強度的運動。
5、定期體檢
了解血脂、血糖、血壓等指標的情況,及時發(fā)現異常并進行處理。
參考文獻:
[1] 王隴德,彭斌,張鴻祺等.《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0》概要[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2,19(02):136-144.
[2] 張卓伯.中老年人夏季貪涼小心中風[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16(13):13.
[3] [尤先鋒.35℃高溫時腦中風發(fā)生率較平時高66%[J].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2016,(09):79.
[4] 夏雪.高溫酷暑警惕“熱中風”[J].光彩,2022(08):64-65.
以上僅作為科普知識,不作為具體診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