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取代石油資源?中國鋰礦提取技術大突破,美國只能干著急

時下最熱門的技術中,新能源汽車絕對榜上有名,因為這項技術可以讓汽車拋棄燃油,徹底用上清潔能源,而鋰電池的生產(chǎn)離不開鋰元素的提取,中國雖然是一個鋰礦大國,鋰的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7%,但基本上都儲存于鹽湖鹵水中,提取的難度非常大,但隨著中國鋰礦提取技術取得大突破后,完全可以給新能源產(chǎn)業(yè)提供足夠的鋰,對此美國只能干著急,而且鋰被稱為白色石油,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那么未來鋰電技術是否可以取代石油資源呢?(鋰單質(zhì)是銀白色質(zhì)軟金屬,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可以運用于原子反應堆、制輕合金及電池等)。

中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新能源汽車大國,國內(nèi)已經(jīng)誕生了多家世界知名的新能源品牌,即使是傳統(tǒng)車企,也紛紛向電動汽車領域靠攏,同時國內(nèi)的鋰電池汽車保留量也在快速增加,這一切都導致中國對鋰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在鋰消費領域,中國碳酸鋰由十年前的不足5萬噸,直接飆升到2021年的20多萬噸,全球占比高達60%,并且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所以確保國家鋰礦供應,直接決定了中國未來的新能源產(chǎn)業(yè),鋰元素的來源主要是鋰礦石和鹽湖中鋰離子,比如青海湖中就有大量鋰元素,然而之前的主要問題是,湖水中的鋰元素提取十分困難,不僅需要高科技,并且成本也十分昂貴,一般國家根本就支持不起,所以中國的鋰生產(chǎn)主要依靠進口,如果國外大肆抬高鋰礦石的成本,那么勢必將影響到中國鋰電池的生產(chǎn)。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必須掌握從鹽湖中提取鋰元素的技術,鹽湖中的鋰元素之所以難以提取,主要原因是因為各個鹽湖中的成分都不相同,所以同一種提取技術并不能適用任何一座鹽湖,再加上鹽湖中往往還有大量的鎂離子,它與鋰離子的性質(zhì)十分接近,所以分離它們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如果想要解決中國的鋰資源安全問題,那么就必須掌握相關技術。

對此中國提出了水反萃清潔提鋰技術,這種技術具有萃取體系穩(wěn)定,有機相無需再生直接循環(huán)利用、無酸堿消耗等諸多優(yōu)勢,而且它的生產(chǎn)流程與損耗均能夠在控制范圍內(nèi),而且還非常環(huán)保,依靠這套技術來分離鋰資源,每條萬噸級生產(chǎn)線的凈利潤還能夠超過10億。
同時,隨著中國基建不斷走出國門,也獲得了許多非洲國家的好感,要知道這些國家雖然貧窮,但國內(nèi)卻有大量的資源,如果將這些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那么就能夠推動當?shù)貒业陌l(fā)展,比如中國就獲得了非洲當?shù)刈畲蟮匿嚨V開采權,再加上國內(nèi)的鋰提取技術,中國完全可以將鋰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美國對此自然也只能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