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出口反制后,中國電話進入“忙碌狀態(tài)”,拜登政府:不愿沖突
中方發(fā)起新的對美出口反制后,中國的電話進入“忙碌狀態(tài)”,美方宣稱堅決反對中方的做法,結合拜登此前作出的不愿和中方發(fā)生沖突的承諾,美方現在應該自己反思走到這一步的原因。
在中方發(fā)起對鎵和鍺兩種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之后,美國方面終于姍姍來遲做出了回應。當地時間7月5日,美國商務部發(fā)言人表示,美方堅決反對中方對生產半導體和其他電子產品所需的關鍵金屬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美方同時宣稱將和盟友一起協商解決這一問題。說白了,面對中國的反制,美國沒有打算反思自己的問題或采取糾錯手段。而是準備一條路走到黑,繼續(xù)把“風險”的帽子扣在中國頭上,試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直接尋找新的供應商。對于拜登政府來說,他們似乎把中國的反制,當成了要挾盟友進一步搞“去中國化”的理由和借口。

不過,雖然拜登政府繼續(xù)嘴硬,但美國的盟友們,甚至是美國企業(yè)們恐怕都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著美國政府和中國硬剛。在中方宣布出口管制措施之后,中國商務部門的電話可就熱鬧了,因為一眾海外企業(yè)和買家都在尋求中國的出口管制豁免。美國半導體企業(yè)制造商AXT表示,該公司準備尋求獲得繼續(xù)從中國獲取相關產品的出口許可,言外之意,這家企業(yè)要繞過美國政府,主動向中方尋求出口豁免。事實上,那些受到影響的企業(yè)都在爭相確保這兩種金屬的供貨無憂,美國、歐洲乃至日韓的部分企業(yè)都會采取行動,中國相關部門這幾天恐怕會非常忙碌。

應該指出,現在就活動起來向中方尋求出口豁免的企業(yè),算是相當精明的一部分,因為這些企業(yè)看出了風險和問題,理解尋求中方的出口豁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按照美國商務部門的表態(tài),美方對此事的解決辦法并不是和中國協商,而是和美國的朋友圈子進行協商,也就是尋求其他供應者來替代中國的角色。但問題是,美國實際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中國的供應商。中方發(fā)起出口管制的項目是精心挑選的,從全球的產量來看,中國的鎵金屬產量占到全球的90%~95%,鍺金屬的產量則是全球的68%~80%,而且中國在相關金屬的加工制造方面有著相當成熟的產業(yè)鏈,且不說美國很難找到取代中國的供應渠道,即使要更換供應商,也會造成成本的大幅上漲。

正是看清楚了這一點,在中方宣布出口管制措施之后,才會有一大批企業(yè)忙著與中國溝通,這表明他們并不相信美國政府所謂的解決辦法。事實上,鍺和鎵金屬的出口管制,很可能只是一個開胃小菜,如果美國進一步逼迫中國的話,那么中方也可以在更為關鍵的稀土元素領域進行出口管制,那將會造成真正的重大影響。屆時,拜登政府面對那種局面還能有什么辦法呢?恐怕就只能干瞪眼,或者求著中國恢復出口了。

其實,拜登政府自己也很清楚最好不要和中國鬧到那一步,如果發(fā)展到那種程度,對世界而言都是一場全面的災難。因此,從去年年末到現在,從拜登總統(tǒng)本人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到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美國高官政客們不斷地出面發(fā)話稱不愿和中國沖突,也沒有打算遏制中國經濟發(fā)展,這表明美方也還是忌憚中美經濟合作的全面破裂。而現在的問題是,華盛頓不能繼續(xù)既要又要,既想著打壓中國發(fā)展,又想著獲得中國的合作,這種想法過于不切實際了。如果美方還想和中國好好合作,就應該自己拿出誠意來,率先取消關鍵技術領域對中國的限制,除此之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