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Bhim自行榴彈炮,為印度研發(fā)的裝備,被控行賄而無緣服役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jīng)介紹過,上世紀90年代的印度缺少自行榴彈炮,世界各國軍火商紛紛對印度這個不差錢的土豪投去橄欖枝,想方設法吃下這一塊大蛋糕,除了斯洛伐克、瑞典等國參與競爭之外,南非也同樣看中了這一潛在市場,并且提出了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設計Bhim自行榴彈炮。

南非的Denel公司在火炮系統(tǒng)方面頗有經(jīng)驗,在當時來說為印度打造一款自行火炮并不算難,該公司和斯洛伐克的競爭者采用了同樣的設計思路,即以現(xiàn)成的戰(zhàn)斗炮塔加主戰(zhàn)坦克底盤拼湊而成,不同的是斯洛伐克使用自家的祖扎娜8×8輪式自行火炮的炮塔,而Denel公司則使用自家的T6炮塔。
T6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炮塔,它采用焊接鋼裝甲制成,可以抵御7.62毫米穿甲彈的攻擊,主炮為一門45倍徑155毫米榴彈炮,炮塔可360°旋轉,火炮俯仰角度在-5°~70°,發(fā)射底排彈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39千米,炮塔內有彈藥架存放彈藥,可以安裝彈藥傳輸臂減輕裝填手負擔。輔助武器為炮塔頂部一挺7.62毫米機槍,炮塔正面還有81毫米煙霧彈發(fā)射器。

炮塔有獨立的動力單元,可以為炮塔內的電氣設備以及液壓系統(tǒng)提供動力,炮塔內還安裝導航設備、火控計算機等,兩側裝甲板上開有檢修門,炮組可在30秒內做好戰(zhàn)斗準備。
T6炮塔自身就是一個較為完善的作戰(zhàn)系統(tǒng),只需要給它裝配合適的底盤就能制成一款自行火炮,這種模塊化的設計增加了設計靈活性。

南非為印度設計的Bhim自行榴彈炮即以T6炮塔和T-72主戰(zhàn)坦克底盤相結合(Bhim是印度一民族英雄的名字),底盤配備了1400馬力的發(fā)動機,行走裝置采用油氣懸掛,機動能力增強。
T6炮塔也進行了一些改動,主炮改為52倍徑155毫米榴彈炮,普通彈藥最大射程增加到42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彈可以達到約50千米的最大射程,可使用北約標準155毫米彈藥。炮塔安裝有炮口測速雷達,使用新的炮口制退器,火炮射擊精度很好,具備多發(fā)彈藥同時命中的能力?;鹋谶€獲得了全自動裝彈機,保證了射擊速率,還具備射擊中補給的能力。

炮塔尺寸雖然較大,但是并不會影響底盤發(fā)動機艙,當炮塔偏轉90°后就能露出發(fā)動機艙上方,可以進行發(fā)動機更換或維修。
Bhim自行榴彈炮在1998~1999年間進行了廣泛的測試,在印度西部某射擊場上連續(xù)射擊了116發(fā)炮彈,證明T-72底盤是穩(wěn)定可靠的機動平臺,印度方面對Bhim自行榴彈炮也非常滿意,計劃將它與國產阿瓊坦克并肩作戰(zhàn),或許還準備用阿瓊坦克底盤安裝T6炮塔制成新的自行火炮,印度最看重的倒不是裝備的性能,而是南非的設計最有可能實現(xiàn)在印度本土生產,成為一款“國產”自行榴彈炮。

根據(jù)當時印度陸軍的計劃要求,陸軍大概要增加200~600輛自行榴彈炮,采購費用近10億美元,Denel公司顯然走在其他競爭者前方,成為最有可能拿下訂單的公司,然而因為媒體披露出公司行賄的問題,印度不再考慮購買Bhim自行榴彈炮。

Bhim自行榴彈炮重約52~54噸,車長12.4米(炮向前),高3.1米,最大行駛速度60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450千米,火炮最大射速8發(fā)/分鐘,車組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