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完成取證試飛,超百架訂單在手,改變歐美壟斷還有多

由中國商飛公司研發(fā)的C919客機,最近傳來好消息,國產C919已經完成取證試飛,取證試飛是指由中國民航局下發(fā)的適航證而進行的試飛,是航空器投入商業(yè)化運行的先決條件,C919完成取證試飛后,向著商業(yè)運營又邁進了一步,如今這款飛機還沒有正式投入市場,卻已經有超過百架訂單在手,國內很多航空公司計劃采購C919,那么中國距離改變歐美對客機市場的壟斷還有多遠?

理論上來說,在飛機領取適航證之后,當天就可以投入商業(yè)化運營,比如國產ARJ21支線飛機,從首飛到完成試飛經歷了6年時間,在2014年獲得適航證以后,很快就進入商業(yè)運營狀態(tài),從ARJ21客機來說,國產C919客機距離投入商業(yè)化運營已經很快,拿到適航證意味著,國家官方機構已經認可了這款飛機的安全飛行狀態(tài),是對飛機安全的肯定,接下來C919還需要等待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程序,然后就是辦法航空適航證。

圖為C919飛機
雖然C919還沒有投入市場,但是這款客機卻顯得炙手可熱,根據商飛公司銷售部主任張小光介紹,這款飛機的訂單數累計有815架,其中包括已經確認的訂單和意向訂單,后續(xù)將陸續(xù)落實確認訂單,每架飛機的采購單價為9900萬美元,直接對標空客A320飛機和波音737系列客機,815架飛機就意味著中國通過C919客機,就能賺取70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300多億的利潤,對于推動國內經濟的增長將能起到巨大作用。
目前全球可以搭乘100人以上的客機,只有兩家公司能夠生產,分別是美國波音公司和歐洲空客公司,這兩家公司壟斷了百人以上客機的全部訂單,每年全球對百人以上客機的需求量有數千架之多,用利潤最高的行業(yè)來形容民航客機制造業(yè)最為合適,能夠在這一領域和國外公司競爭,對于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以及中國民航客機的發(fā)展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919客機能否撬動波音和空客的百人客機市場,從C919客機的兩個部分就能猜測一二。

圖為C919飛機
首先是這款飛機的自主生產化率,目前C919客機的自主化率超過50%,參考中國高鐵的發(fā)展,國之重器的自主化率是在不斷提升的,自主化率越高,飛機的成本越低價錢也就越低,將能提升飛機的競爭力,目前這款飛機的發(fā)動機,由美國和法國合資的CFM公司提供,存在一定風險,只要解決發(fā)動機自主生產,那么C919將擺脫遭遇卡脖子的風險,其次是C919的經濟性,商用飛機必須要能為民航公司帶來利潤,因此飛行油耗有嚴格要求。
目前C919搭載的發(fā)動機是非常先進的產品,具備油耗低,飛行距離遠的特點,并且飛機的載客量大,因此能夠為民航公司帶來理論,綜上所述,C919具備撬動市場的能力,雖然目前這款飛機的價格比A320客機貴一些,對外出口可能存在價格上的劣勢,但是卻能滿足國內的自給自足,在通過利用C919客機搶占國內市場后,中國民航領域將得到發(fā)展,利用C919站穩(wěn)腳跟,就可以研發(fā)更先進,更具競爭力的客機,來撬動國外客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