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筆下人物又當(dāng)又立,人設(shè)崩的一塌糊涂
故事的緣起來自一個流民為了茍活泯滅人格后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穢亂。
?

書中采用雙線模式,從兩代故事分別入手,一條線是講男主人公韓子奇如何從一個“普魯耶定”一步步成為奇珍齋主(玉王),另一條線則是講他的女兒新月如何從滿腹經(jīng)綸、熱愛生活的純美女孩慢慢地走向死亡。
?
說實話,新月那條線還算勉強看地下去(但我覺得新月這個人物也有些矯情,利己主義者,參考“大學(xué)未經(jīng)先來的室友同意私自換床鋪”,不過問題不大),另一條線除了梁玉清老人那里還正常,其他地方就跟不小心吃了蒼蠅一樣!
?
可這是個讓人讀完不禁落淚的悲劇,畢竟作者太會抒情了,動不動就給我們來一大段內(nèi)心戲,讀者若代入感強了,很能不被作者帶跑偏。但只要你平靜下來,好好回味一下此書,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動不動就從書里跳出來歌頌或者貶低其筆下角色的作者,實在不要太幼稚!
?
當(dāng)然,一個作者肯定有權(quán)利在其書中表達(dá)自己的感情傾向,但她的感情傾向不能這么明顯,因為那樣,她就會無法客觀地去陳述一件事,也無法感同身受地去看待她筆下的每一個人物,畢竟私人色彩那么濃厚,如何能讓讀者看見一個情緒飽滿的人物?如何能讓讀者真正弄明白此書想要表達(dá)的東西?作者一味地自嗨,對于主角團大肆贊揚,對于配角團大肆貶低,什么單純美好純潔善良的新月,什么思想開放追求自由的梁二,什么愚昧麻木封建惡毒的梁大……全憑作者一張嘴,就給這些人物完全定了性,熟不知她筆下的人物早已跟她口中的人物背道而馳,而她還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最后創(chuàng)作出這樣一部讓人三觀碎裂的奇書!
?

不過,只要看了這本書,很多人內(nèi)心都無法平靜,有遺憾的,有傷痛的,有氣憤的,有批判的……我是氣憤的那批。
?
說實話,作者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我還是挺滿意的,但實在沒想到新月的身世秘密會帶給我這樣的震愕感,我滿心歡喜地跟隨著作者的步調(diào)去揭開新月身世的秘密,沒想到事實竟然如此狗血!
?
在我看來,這本書里除了梁君璧以及韓子奇這兩個人物算塑造的比較飽滿,其他人物都禁不起推敲。
?
而我也是最心疼梁君璧的。其實作者從一開始就用批判的態(tài)度來著色梁大,她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無知、愚昧、思想封建的女性,可又正是這樣一個人在戰(zhàn)亂時撐起了整個家。她盛氣凌人、伶牙俐齒有鳳姐之勢,她堅韌剛強而又飽含慈母賢妻之心,她始終不愿接受漢人飲食生活習(xí)慣卻日日“靜禮”希望真主饒恕家人罪過。但是,這個家傷她最深??!丈夫背叛, 妹妹背叛、自己本已大字不識、無人可訴、無人感念,只能自己吞咽下那一切苦果,但她不怨恨,反而不計前嫌把新月給拉扯大了,這樣一個人物卻硬是給作者定性成了一個阻礙梁二跟韓子奇自由戀愛的絆腳石,實在是哀哉!嘆哉!
?
而作者筆下那個“新女性”梁冰玉到底如何呢?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留過洋的人,本應(yīng)成為一個讓人大加贊賞的女性,可最終也只落個喪女喪家的下場!可新月這朵含苞待放的花兒沒等驚艷眾人就過早凋零的悲劇從何而來?這是天道輪回,她終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
?
梁二由她姐姐梁大一手帶大,本應(yīng)帶著感恩回報姐姐,可在倫敦卻打著“每個人都有愛的權(quán)利”和自己的姐夫韓子奇搞到一起,還堂而皇之地以夫妻相稱生下私生女新月!這個她從小叫到大的奇哥哥,她姐姐的丈夫,她姐姐兒子天星的父親,因她一腔“自由戀愛”將一切強行拉出世俗軌道!的確,戰(zhàn)爭殘酷,還無時無刻不遭受愛情虛偽和真誠的折磨,對人生喪失希望,她想抓住僅有的一根稻草——有如自己親生父親的姐夫韓子奇,似乎是沒什么問題。
?
是啊,她當(dāng)然可以自由戀愛,可她卻全然忘記了那個在中國飽受戰(zhàn)爭摧殘、思夫心切、焦慮痛苦的婦女,一個待她有如親身閨女的姐姐,這個撫養(yǎng)她長大讓她能讀大學(xué)接受新思想的姐姐!
?
更讓人厭惡的是她那一副自命清高、自以為是的姿態(tài),她自詡為知識青年,對文盲姐姐譏諷嘲笑,她鼓吹著自由戀愛,卻對他人的感情無情地踐踏,她那反咬一口、不知感恩、毫無廉恥的可笑“新女性”形象真叫人作嘔!
?
難道每個人都有愛的權(quán)利就要殘忍地拆毀別人的家庭嗎?難道每個人都有愛的權(quán)利就可以不顧親情和自己的姐夫相愛嗎?難道每個人都有愛的權(quán)利就可以肆意妄為不顧實際“濫愛”嗎?這是思想開放,認(rèn)識人權(quán)的表現(xiàn)嗎?
?
不要總用“所有人都有愛的權(quán)利”來控訴思想愚昧,人倫道德!受信仰的束縛,沒有受過教育不等于不懂“人情”,如果說每個人都有追求愛的權(quán)利,那梁君璧是否也有?梁冰玉只想到自己有愛的權(quán)利卻全然未想過她姐姐同樣有維護愛的權(quán)利!
?
她認(rèn)為姐姐思想愚昧,卻從沒想過自己是怎樣背棄了姐姐對她的一片赤誠之心,面對姐姐絕望的責(zé)備時還不知過錯,與姐姐針鋒相對,竟然還能對韓子奇說出:“把財產(chǎn)留給她,我們走”這樣的話語,口口聲聲埋怨姐姐是俗物,可自己卻是一個如此膚淺之人!錢財能填補地了人心嗎?虧梁君璧對你一番教養(yǎng)之心,你讓姐姐如何?你讓天星如何?你讓奇珍齋如何?還是你壓根就是想讓一個絕望的女人孤獨終老?或者是你只想著你的女兒壓根就沒想到一個沒有和父親生活過2年的天星會沒有爸爸?沖動下的言語可以原諒,可你卻傷透了人心??!最終你拋下女兒新月自己遠(yuǎn)走,是你的姐姐好心將新月養(yǎng)大,雖然她不能與新月親密無間可她始終帶著虔誠之心天天“靜禮“,就是想為你們的過錯求個真主寬容!
?
更讓我郁悶的是,梁冰玉背叛了她,韓子奇軟弱無能還如此待她,兒子又煩她,幾乎所有人都來批判她,連作者都要跑出來踩上她一腳,我是真不明白,為什么作者要對一個普通女性表現(xiàn)出這么大的惡意?本來這個人物是立體的,你非要把她當(dāng)個襯托女主的工具人,活生生把人家給打成了紙片人。
?
后來我明白了,這是一種典型的“我的感情是感情,別人的感情都是垃圾”的思想,而這也正反映作者跟梁二一樣自以為是、自命清高,她們用這種高高在上的知識分子姿態(tài)來對那些普普通通的女性冷嘲熱諷,她們害怕自己骨子里的冷漠、高傲、自私和虛偽被大家看到,就只能拿戰(zhàn)爭當(dāng)遮羞布了。
?
自由是有底線的,請作者別用戰(zhàn)爭作為主人公泯滅良心、拋棄責(zé)任的借口!
?

再來講講所謂的玉王韓子奇??蓱z梁玉清老人一片心誠憐愛收養(yǎng)了他,可他呢?的確,他完成了老人最后的遺愿,不負(fù)玉人這個身份,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他軟弱無能,30大幾的人卻沒一點主見,沒一點自己的思想。戰(zhàn)爭打響可以拋家棄子,而作者那么會寫內(nèi)心戲的人,里面有一大段講梁冰玉思想開放為了追求自由戀愛怎么“勾引”自己的姐夫!,在這里卻罕見的沒有寫哪怕一丁點韓子奇的心理描寫,梁冰玉叫他親他就親,就跟被妖精勾了魂似的,他好歹是表現(xiàn)出一點矛盾掙扎的樣子?。∽髡咴诔鰢澳莻€片段還寫他跟妻子柔情蜜意,出國后這個男人就能聽信饞言完全不去驗證就認(rèn)定妻子死了,合著這男人之前對梁君壁的柔情都是裝的唄,其實早就在扮演好丈夫的角色唄,可作者你好歹是給個過渡啊,或者在前面埋下一點伏筆也可以啊,她們這樣的感情就想讓讀者認(rèn)同那是“真愛”嗎?
?
在國外韓子奇可以用戰(zhàn)爭的摧殘和冷酷來為自己所謂“愛的權(quán)利”作為借口,與自己的小姨子搞在一起,全然忘記了在中國還有自己的妻兒在翹首以待,甚至還與梁冰玉夫妻相稱,如此背信棄義之人還敢說自己無時無刻不牽掛著中國的妻兒!怎么?你思想開放了,還兩端有妻了?懦弱無主見,用玉來為自己打馬虎,兩端受恩,兩端親,如此寡薄冷血之人還敢言自己對壁兒有愛意,可笑!可笑!你還真把自己當(dāng)薛平貴了?認(rèn)為壁兒是王寶釧要寒窯苦等18年等你嗎?可王寶釧至少還等來了5天的皇后之位,你讓璧兒等來的只有絕望!
?
你以為倫理道德就是束縛人的枷鎖嗎?如果人沒有情感,會有倫理道德可訴嗎?你能跟猴子講倫理道德嗎?還是你認(rèn)為你是人性解放的小天才,你怎么不去非洲叢林浪蕩呢?畢竟人類社會的條條框框太多了,可沒猴子自由?。∪绻悴幌氘?dāng)猴,那你就得講倫理道德啊!你就要懂得感恩啊!你就得接受禮儀廉恥對你的束縛??!這不是思想愚昧,這才是每個人都有的權(quán)利!
?
也別噴我只會盯著這倆貨的不倫之戀看,誰叫作者花那么多筆墨去寫她們,當(dāng)然,這是她的作品,,她想寫就寫,但她倒是把這個人物塑造的立體一點?。∪亩荚谥v梁冰玉是一個“新女性”,可作者卻沒寫幾樣能說服讀者去認(rèn)可梁冰玉這個“新女性”形象的事跡,還把大量筆墨花在她追求自由戀愛上,遇到一點點情感問題就想不開,只會偷偷跑到國外去逃避問題。好不容易說重新拾起愛情的火花,好死不死,還是不倫之戀,讀者自然不愿意買賬!作者自身就過分拘泥于情愛,怎么讓讀者跳出來?放到《紅樓夢》里,這事也只是焦大嘴里扒灰之類的骯臟事,主角團心里一清二楚也對之嗤之以鼻,而曹公只是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沒夾帶任何私人情感,不會像這本書,如此腌臜的事成了作者筆下追求愛情的偉正光!
?
再看同樣的女性作家張愛玲,人家也寫情愛,人家也寫不倫,還寫得更加露骨,但她從沒局限在情愛上,更沒標(biāo)榜自己的作品有多大氣,而且人家筆下那么多小人物都被塑造的鮮活立體,讓讀者是又愛又恨,也因此很少讀者會拿什么“不倫之戀”來點評她的作品!看看人家筆下的曹七巧吧,那樣一個完全被封建禮教給扭曲的人,我都沒感覺到愛玲對這個人物是俯視的,人家就在旁邊淡淡地看著,非但沒有給我冷漠的感覺,反而是讓我感受到愛玲對七巧深深的同情,不像這本書,滲透出作者滿滿的俯視感!
?
到回來說梁冰玉,她以她那副高高在上睥睨眾生的嘴臉辱罵帶她長大供她讀書的姐姐愚昧無知封建麻木真的辱沒了“新女性”的形象。怎么,姐姐被你搶了丈夫還得像個老媽子一樣給你端茶倒水唄!得感激你在國外給自己丈夫暖被窩唄!反正就是她應(yīng)該和以前一樣照顧你疼愛你任你為所欲為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個“新女性”,你倒丟了新月自己逍遙快活去了,怎么,“新女性”就是只負(fù)責(zé)生不負(fù)責(zé)養(yǎng)唄!你可有想過你這位愚昧的姐姐可能會對你的女兒不利?還是你這個“新女性”認(rèn)為能被你誘惑上床的姐夫能教育好你女兒?合著就你有獨立人格了?你的女兒就啥也不是可以被隨意拋棄?下頭!別跟我扯這是“新女性”!
?
所以為什么我會對這本書感到憤怒?為什么我會說她三觀不正?因為作者在這部作品里歌頌了兩個不那么值得歌頌的人物,她在塑造這兩個人物的過程中完全暴露了她自己的三觀!也許她想借助梁冰玉這個人物告誡女性要獨立、要讀書、要有追求才不會成為一個只會附庸男人沒有獨立人格的人,她可能是想打著解放女性的旗幟,但很可惜,她絲毫沒有意識到其實她一直以自己一副高知分子的傲慢姿態(tài)去貶低那些底層女性,不管是對梁大還是姑媽,她那副“我為你們感到悲哀的嘴臉”其實讓人感到非常無語!
?
總之一句話:作者自身就存在著很大的思想局限,造詣不深,bug簡直不要太多,筆下人物又當(dāng)又立,人設(shè)崩的一塌糊涂,根本無法讓讀者真正看到回族的歷史淵源、人性的復(fù)雜以及時代的局限!因此,讀者若代入感太強,很容易就會被作者的三觀帶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