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xiāng)】晨曦筑夢發(fā)展成就觀察團: 邂逅煙火古鎮(zhèn),探索建筑魅力
2022年7月10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建筑與材料學院晨曦筑夢發(fā)展成就觀察團來到重慶市潼南雙江鎮(zhèn),去感受這座擁有400多年時光的古樸小鎮(zhèn)所帶來的建筑魅力。
雙江鎮(zhèn),位于培江下游的重慶市潼南區(qū)西北部,建與明末清初。因猴溪,浮溪河如玉帶環(huán)繞而取名為雙江鎮(zhèn)。在這里有禹王宮,源泰和大院,長灘四知堂,惠民宮等20余座清代大型古民居建筑,這些古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曾被參加全國第二屆民居學術研討會的全體代表譽為“全國罕見的清代民居群”。
走在長約700米的“清代一條街”上,樓臺錯落,庭院深深,古色古韻。做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楊氏民居”,在眾多古民居中獨具特色?!皸钍厦窬印奔辞皣抑飨瘲钌欣コ錾亍伴L灘四知堂”和“禹王宮”,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2060平方米。院中有大小房廳51間共108門,由七間三進組成。每進均有天井、欄桿、回廊、花臺,宅后還有花園。建筑布局靈活,不拘一格,風格極具變化,層次豐富。

整個建筑根據(jù)地處的條件而富于變化,空間組織靈活緊湊。院落中以抬梁式與穿逗式相結合的手法設計敞廳。
宅外的風火磚墻逞駝峰形,線型優(yōu)美簡潔。宅內各進既獨自成院,又能通過廊道與其余各進相通。隔扇、漏窗形式多樣,柱礎、斜撐、運托、掛落、垂柱等圖案精美,門窗、隔扇做工考究。特別以高浮雕,以透雕手法雕刻的歷史戲劇人物、花卉圖案,仰頭看那精美雕花,雕琢精美,栩栩如生。

前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出生地“四知堂”的建筑。雖距今有130多年的歷史,仍保存完好。這座位于猴溪上游,依山臨壩而建的四合院,為木結構懸山頂建筑,面積1146平方米,占地1290平方米。
其建筑設計采用“步步遞進,層層升高”的傳統(tǒng)習俗,建筑布局更獨具匠心?!八闹谩敝∮跅钍舷茸鏂|漢太守楊震“夜拒賄金”的典故。該室以“四知”的“四”字作為建筑布局的組合形式,前后廳面闊五間,長27米,深8.4米,之間于東西兩側建廂房,面闊四間,長17米,深5.3米,形成一個大四合院﹔東西廂房外側,又各建一通外廂房,皆面闊八間,長32.5米,深7.4米,內外廂房之間都建有天井和信道。

而那距今200多年的“禹王宮”內的古戲臺,雖經歷史滄桑而留下斑駁烙印,依然飛檐翹角,高大恢宏,古樸蒼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

走進這樣的古建筑,恍若走進時間隧道,讓人感嘆這歷史文化的悠久與多彩??催@雙江古鎮(zhèn),其實看的是石階起落里的小街窄巷,看的是縱橫交錯中的青石板路,看的是低房矮檐下的灰瓦老屋,以及樓臺煙雨中的深深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