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車,我花小錢辦大事

有傲虎車友和未來傲虎車友問我,我的傲虎是怎么改的,想抄作業(yè)。
不過我一直都覺得改裝本身就是服務(wù)個人化需求的動作,所以不應(yīng)該把我的改裝清單簡單粗暴地列出來給大家“完全照搬”。所以我就分享我的改裝思路,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fā)就好了。

首先,斯巴魯是一個專門用來“玩”的品牌。BRZ這款跑車就不用說了,很多人買回來就是想抓著燃油車的最后一絲余輝,把車“玩”起來。
傲虎和森林人這類跨界車和SUV,玩的不是車本身,而是用這輛車,去實現(xiàn)某種生活和玩樂方式。雖然玩法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斯巴魯?shù)能?,就是要玩起來?/p>
無論是玩駕駛樂趣還是玩生活方式,都可以給車稍微進(jìn)行一些升級,這樣就可以玩得更開心,更盡興。
BRZ這種跑車就不在話下了,大把改裝件可以優(yōu)化它的性能,釋放它的潛力,改完跑山跑賽道都很爽。

那么跨界車有得改嗎?當(dāng)然有。傲虎也可以按照常規(guī)改法,升級它的駕駛樂趣。不過我改傲虎就是另一種思路,把一輛跨界車改得更“野”。畢竟,更“野”的車,可以拓寬生活的邊界。
首先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給傲虎選擇輪胎輪圈的心得吧。
傲虎原廠輪圈的參數(shù)是18X7.5J/ET55。
經(jīng)過實測,輪圈離齊平翼子板的橫向距離大約是4厘米、輪胎與輪眉的橫向空隙大約是3厘米。
也就是說,假設(shè)我們不更換輪胎,找到一套ET25左右的輪圈,就可以做到輪胎與輪拱齊平;而ET15則可以做到輪圈翼子板齊平的視覺效果(但有可能輪胎的“肚子”就突出來了)。
那么問題來了,要選擇多大的輪圈呢?原裝18寸直接更改款式?這是我推薦給大家的改法,因為只要不更改輪胎尺寸,就是合法改裝。

不過我還是比較中毒美國市場特有的傲虎Wilderness版本,于是打起17寸輪圈配17寸AT胎的主意……
17寸的輪圈選擇其實還挺多的,我還一度想過把我的翼豹閑置下來的BBS代工鍛造輪圈直接裝上傲虎,實現(xiàn)資源再利用。但后來想想,玩off-road的風(fēng)格,輪子自然要更外拋才有意思啊。
于是我找來了一套17X8J/ET18的國產(chǎn)鑄造輪圈。第一這個規(guī)格可以讓車輪直接往外凸,看起來霸氣十足,你別說,回頭率還真挺高的。

輪胎方面,因為原配的HT輪胎已經(jīng)具備一些通過性,再往上升級就只能玩AT胎了。
但AT輪胎的胎塊比較大,行駛NVH表現(xiàn)不好,并且在鋪裝路的抓地力和操控都會顯著變?nèi)酢?/p>
于是我選擇了一套“跨界胎”,倍耐力蝎子系列的AT-R,后綴R表示比一般AT輪胎優(yōu)化了鋪裝路表現(xiàn),花紋看起來就像是大胎塊版的HT輪胎。OK,是它了。
換上這套組合之后,整輛車看起來的氣質(zhì)都更像越野大哥范兒了。那么開起來呢?
這套胎對操控性能幾乎沒有負(fù)面影響。也許是因為斯巴魯對底盤性能的調(diào)校并不那么依賴薄胎(原配輪胎的扁平比也有60),而是依靠本身低重心平臺和整個底盤的轉(zhuǎn)向響應(yīng)。
所以即使輪胎更厚了(扁平比達(dá)到65),開起來也還是車隨心動。NVH表現(xiàn)比普通HT輪胎差一些,但比AT胎像綁著4只轟炸機的胎噪,那是好太多了。

這套胎鈴組合好不好用?同事嘉駿、吉吉和阿鏡他們前段時間就看中了我的傲虎,借去玩溯溪了??粗麄兯翢o忌憚地往漂亮的美景里開,我就知道,這次到位的改裝,給了他們足夠的底氣。
有網(wǎng)友看到我的車加裝了車頂帳篷,也想裝著玩一玩。車頂帳篷好嗎?

首先我想提醒大家,車頂帳篷會影響通過性。不是車輪的通過性,而是車頂?shù)耐ㄟ^性。一般加裝車頂帳篷的話,車頂高會增加個30厘米(含加裝橫向支撐桿)。那么遇到一些限高的場景就尷尬了。
例如有些停車場限高2米,或者某些地庫的房頂有各種縱橫交錯的管線,頂著車頂帳篷也就只能望頂興嘆了。

好在傲虎裝車頂帳篷,沒有這個困擾。首先它跨界車的車身天生車頂高就矮一些,其次它的行李架自帶變形機構(gòu),不用額外加裝橫桿,于是安裝后的整體高度不到1.9米,除了立體車庫,可以說是暢行無阻。
但車頂帳篷的缺點還是有的,那就是顯著削弱了動力表現(xiàn)(畢竟有幾百斤重),還增加了風(fēng)阻,百公里油耗從很不錯的9升,暴漲到了接近11升。
還有就是在酷暑天,頂在車頂?shù)膸づ癖粫癯闪艘豢趷炚翦?,鉆進(jìn)車頂帳篷簡直就是蒸桑拿。兩個陌生人一鉆進(jìn)去不一會兒就有說有笑,因為他們很快就熟了。
所以車頂帳篷上車效果是很贊,在戶外使用也確實比扎營帳篷方便,但是如果預(yù)計的使用頻次不是很高的話,長時間馱著車頂帳篷開車,還是弊大于利的。
那么傲虎可以升高嗎?

不建議升得太高。斯巴魯?shù)墓こ處?,已?jīng)針對傲虎比力獅增加的行駛高度,在副車架處做了懸架硬點修正,以確保在原車高度下,懸架系統(tǒng)的所有擺臂、襯套、桿件的角度,還有傳動軸,都是符合最佳工作狀態(tài)的。降低或者升高過多,改變了原車懸架幾何,對操穩(wěn)會有負(fù)面影響。

塔頂“增高墊”的推薦厚度不超過1英寸,這樣原車懸架幾何改變量還在合理范圍內(nèi),升高后擁有接近250mm的離地間隙,足夠覆蓋傲虎可以出沒的路況了。
不過目前我還沒有把車升高的打算,除非我在某次出游遇到了托底,離地間隙用到極限了,才會考慮把車升起來。

畢竟,斯巴魯?shù)墓こ處熜列量嗫嘤靡粋€低重心平臺造了一輛操控優(yōu)秀的跨界車,你又把重心又給抬上去了,吐血程度堪比手機工程師看到那半厘米厚的手機殼……
當(dāng)然,你也可以說,在同等通過性下,傲虎還是重心非常低、操控性非常好的車。
沒錯,傲虎就是這樣一輛車,它除了是一輛在城市可以提供舒適通勤能力的家用車,更給你提供戶外生存能力,和不錯的擴(kuò)展的空間。這就是跨界車的本領(lǐng)。
至于你想要它“跨界”成啥樣,’“跨”到哪里,是露營還是釣魚還是西部自駕,可以任由大家發(fā)揮。
每個人心中的詩和遠(yuǎn)方都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同樣地,傲虎的升級,也是一道“主觀題”,也是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