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本無文字,約公元5世紀(jì)前漢字傳入,乃于初期借用漢字記音
音樂筆記184、日語本無文字,約公元5世紀(jì)前漢字傳入,乃于初期借用漢字記音

訓(xùn)讀(百度百科):…
?
日語中的訓(xùn)讀
?
…
古代
?
日語本無文字,約公元5世紀(jì)前漢字傳入,乃于初期借用漢字記音。例如草稱為kusa,即以“久佐”二字表音。
…草[くさ]:【名詞】
1.草。(木質(zhì)があまり発達しないで柔らかい莖を有するしょく植物。)
2.雜草。(雑草。)
3.牧草。(まぐさ。)
4.稻草。(くさかまりのこと。)
5.非正規(guī)的。非專業(yè)的。(本格のものに準(zhǔn)じるもの。)
6.《相關(guān)慣用語》
7.草。草本中木質(zhì)部不太發(fā)達,地上部分較柔軟的植物。冬季多干枯。(植物の中で、木部があまり発達せず、地上の部分が柔らかいもの。)
8.草。修葺房頂用的干草或茅草。(屋根を葺く、藁や茅。)
【接頭/接尾】
1.草。
2.修葺房頂用的干草或茅草。(屋根を葺く、藁や茅。)
3.接頭詞,表示非正式之物之意。(本格的ではないものなどの意を表わす。)
4.草,表示非正式之物等意。(本格的ではないものなどの意を表す。)…
?
但此法有失效率,且喪失漢字之辨義功能,
…效、率、效率:見《牛頓18》…
(…《牛頓》:小說名…
…《牛頓18》:《牛頓》這部小說的第18話…)
?
…功、能、功能:見《伽利略44》…
?
后來干脆使用漢字的表義,直接寫作“草”,但發(fā)音仍沿用日語傳統(tǒng)讀法kusa。
…直、接、直接:見《歐幾里得34》…
?
此種方式即為訓(xùn)讀。
…方、式、方式:見《歐幾里得57》…
…訓(xùn)[くん]、読み[よみ]、訓(xùn)読み[くんよみ]:見《音樂筆記183》…
?
?
訓(xùn)讀的“訓(xùn)”有“學(xué)習(xí)”之意,即以日語固有的發(fā)音?套用在漢字上?作為解釋。
…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見《牛頓160》…
…解、釋、解釋:見《歐幾里得56》…
?
?
受外來語影響
?
漢字訓(xùn)読并不僅限于和語,亦有是外來語的情況,(“英語、荷蘭語、葡萄牙語翻譯成本地語言后,再以它讀漢字?!敝袑W(xué)生說。)
不過多數(shù)情況下以片假名表記。
?
頁-ページ(英語:page)
米-メートル(法語:mètre)
哩-マイル(英語:mile)
?
熟字訓(xùn)之例:
麥酒-ビール(荷蘭語:bier)
煙草-タバコ(葡萄牙語:tabaco)
?
?
其他作用
…作、用、作用:見《歐幾里得68》…
?
訓(xùn)讀的日語同音詞?在使用漢字書寫時,有時可用漢字區(qū)分歧義。
例如“かみ”(kami)的意思有“紙張”、“神明”、“頭發(fā)”、“上面”等義,可分別寫作“紙”“神”“髪”“上”。
“やめる”的意思有“不要”、“離職”,可分別寫作“止める”“辭める”(又,“止める”另有“とめる”(tomeru)的讀法,意義不同)。
但是也有人反對把這樣的訓(xùn)讀詞?用漢字分開寫,認為有些同音近義詞?本來就是同一個詞,沒必要分成不同的漢字書寫。
?
?
另有些涵義在漢字是為同一個詞,所以在日語中必須有不同的訓(xùn)讀?幫助歧義。
…涵、義、涵義:見《歐幾里得91》…
?
例如“生”有“未煮熟”及“生存”之意。在日語中前者讀作“なま”(nama),后者為“い-きる”(i-kiru)。
?
“鄉(xiāng)札(諺文:??,羅馬字:Hyangchal)(百度百科):是以漢字記錄朝鮮語的方法之一。
主要用于新羅時代的歌謠“鄉(xiāng)歌”的記錄。
作為古代朝鮮語的資料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
請看下集《音樂筆記185、韓語中的訓(xùn)讀》”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guān)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