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
安全感,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安全的感覺。你可以在這個環(huán)境下活著,不會突然受傷或死掉,沒有意外的威脅,沒有他人的加害;你餓了就有食物可以吃,冷了就有衣服可以穿,困了就有地方可以住,那么你就知道你可以活到明天或以后,你的心就會安定下來,去坦然享受生活。
換句話說,安全的意思就是沒有危險。我們經常說自己沒有安全感,實際上就是在說自己體驗到了某種不可應對的危險,即將受到某種傷害。
?
缺乏安全感的四種表現
要理解安全感,首先要明確你的內心感受到了怎樣的危險。理解安全感,可以從以下四個要點去理解:
1.害怕的是危險,而非其他
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你害怕的東西有很多,但這些害怕的東西只有跟危險掛鉤,構成了危險的可能,才能讓人失去安全感。
比如說,有的人特別害怕狗。狗本身其實不會對人構成危險,很多狗毛茸茸的,很可愛。但有的人基于狗想到了自己可能會被咬傷,有的人想到了自己有可能會感染某種病毒,那么這時候狗就對他構成了危險,人也就沒有了安全感。
比如,有的人害怕被拋棄。其實被拋棄無非就是你被迫離開了這個人、這個群體而已。被迫離開并不構成直接的危險,你還可以去找其他人、其他群體啊,這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如果你感到害怕,一定是因為被拋棄衍生出了某種實際的危險。比如說,你怕被這個人拋棄后就沒有經濟來源了,你怕自己會吃不上飯而餓死;你怕被這個群體拋棄后,他們對你不滿,會在背后針對你,給你穿小鞋,讓你在這個圈子內舉步維艱。
2.危險是主觀體驗,并非現實
在現實層面,危險不一定真的會發(fā)生,但當一個人內心開始覺得危險,感覺危險可能會發(fā)生時,他就已經喪失了安全感。
比如,你坐飛機的時候害怕飛機會出事,在某段關系里害怕對方拋棄你,在不喜歡的公司里害怕辭職后找不到新工作,生病了害怕會治不好,這些都讓你很沒有安全感。實際上,在現實層面,這一切都不一定會發(fā)生。很多時候,這些恐懼只是來源于人頭腦中的幻想。但是,在人的主觀體驗里,危險已經發(fā)生了,人就沒安全感了。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缺乏安全感時,會覺得沒必要:“至于嗎?太夸張了吧?!睍X得這些根本就不會發(fā)生,是他們多想了。但在他們的體驗里,危險的感覺是非常真實的,那么,在他們的世界里就是沒有安全感。
3.危險是不可應對的
如果你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面對危險的,你也就不會害怕了。就是因為自己無力面對危險才會無助,才會害怕。
比如說,當你得了感冒,你會害怕嗎?你不會,因為你知道,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買些藥,多喝點兒熱水就會好了。如果你覺得感冒后咳嗽發(fā)燒有可能發(fā)展成肺炎,那么你就開始慌了,因為你開始覺得這個局面要失控了、應對不了了,你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不安全感,就想要趕緊去醫(yī)院,試圖控制和應對一下。
4.恐懼不一定會被意識到,但會藏在潛意識里
人會本能地做一些事情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舒服,但很少會具體地想自己在怕什么不安全。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對危險的防御,但這個過程又是如此嫻熟和易被忽視。我們會理所當然地去做一些“應該”的事讓自己心安,我們總是活在習慣中,但是對背后的恐慌極其不耐受,以至于不想讓它浮現。
?
比如說,很多人都在努力地與他人搞好關系,努力地不給別人添麻煩,努力地照顧好孩子,努力地工作掙錢,努力地變得優(yōu)秀和光鮮。但如果不去深入探索,他們很難發(fā)覺,他們其實是害怕某種失去和危險,是安全感的匱乏讓他們有了如此努力的動力。
當一個人在某段關系中與他人發(fā)生矛盾,他就會對另外一人產生憤怒的情緒。這一刻,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害怕,但如果去細細感受,這個憤怒背后其實是在防御害怕,憤怒是因為自己害怕被拋棄,害怕被傷害等。如果要解決這些矛盾,我們就必須深入地思考:你到底在怕什么危險?
當一個女性抱怨說:“我老公與下屬有曖昧,有出軌的跡象,我非常憤怒?!睉嵟澈笃鋵嵤菗模龘睦瞎娴某鲕?。但出軌本身并不會構成危險,于是我追問了出軌會引發(fā)的危險。
“他出軌,就代表了他價值觀不正。價值觀不正就可能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或社會倫理不能接納的事情,然后進一步就會給我?guī)砗芏嘣愀獾暮蠊吐闊??!?/p>
大部分人都害怕伴侶出軌,但每個人的害怕背后所在意的方面是不一樣的。探索它們的意義在于可以具體化害怕背后的是什么。找到那個真正與危險相關的點,你就可以知道你在哪方面缺乏安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