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應帝王》:陽子居見老聃
陽子居去拜見老聃,也就是寫道德經的那位老子。

陽子居說:“我見到過這樣一個人,他對什么都特別的敏感,做事果斷,看一些事情都能很快地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個人呢,還特別愛學習,從來沒見他感覺到厭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跟以前的治世明君比起來怎么樣呢?”
老聃聽了后,說:“他也許算是個圣人之才吧,但他相比于圣人君子來說,只能算是個能干的小兵罷了。因為他的能力展示,他只會越來越傷害到他的形體,整日還會擔驚受怕,最終如何也不好說啊。
你知道那老虎豹子為什么會被獵人殺害嗎?因為他們可以做成虎皮圍裙,以及漂亮的皮襖;你知道猴子為什么會被拿到街上去耍嗎?因為他們太聰明,能夠聽懂主人的指揮;你知道狗為什么會被拴在門口嗎?因為他們會對主人搖頭擺尾,而對陌生人狂吠不止。

你現(xiàn)在還覺得,你說的那種人比得上圣明之王嗎?”
陽子居聽老子這么一說,心中不免一驚,趕緊問道:“那請問什么樣的人才夠得上是圣人的修養(yǎng)呢。”
老聃回答道:“所謂的圣人,能夠施行圣人之治,那是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但是呢,好像看起來沒有他一點功勞;他幫助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百姓反過來根本就沒有覺得他們有君主在幫助他們,所有的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他把所有的功德都藏在身后,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有功,從而沾沾自喜。
這種圣人是深不可測的,你沒法拿一定的標準去衡量他,他的境界是致虛無為的。而有形的聰明果斷,通透明達,和勤奮不倦只是表象而已,那是外在,不是內在。圣人之治,是治理外形嗎?”

這個故事南懷瑾說他要留一手,不能深講,講了對他也不好??墒牵f要留一手的時候,我就感覺像是在告訴我什么了。哈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