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機下,碳資產管理如何塑造信任?
今天有一位從公眾號聯系上我的網絡朋友問:“碳資產管理報名怎么報?”
?
我說:“我想問一下,你是基于什么原因想要參加這個培訓呢?”
?
這位朋友說:“覺得這個行業(yè)挺有前景,抱著學習的心理?!?/p>
?
我回答:“參加培訓是可以提高對行業(yè)的認知能力的,但要想增長相關方面的技能,需要持續(xù)研究和學習。在你確定要從我這里報名之前,先了解一下我是否值得信任。”
?
于是,我發(fā)了以下兩篇文章來讓他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我,同時把我的名片發(fā)給了這位朋友。目的是想讓他清楚我的思想: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的任何的言行舉止都是代表公司的形象,如果我有任何的違法行為,也將直接影響我的公司發(fā)展,我的個人品牌形象直接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
?
?
這位朋友也很禮貌地回給了我他的名片,并說:“我看了你們公眾號的內容,干貨滿滿,所以對你們的專業(yè)程度抱有好感?!蔽乙豢疵?,原來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何總。
?
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如果不是通過網絡,我肯定不會有機會認識何總,更沒有機會和他一起學習交流。我們能夠通過簡單的溝通就建立了信任關系,是因為我們都坦誠相待,且我們會愿意讓對方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自己。當然,在產生合作的想法之前,首先是我們向對方展示了自己的專業(yè)性、做事情的用心程度以及為對方著想的態(tài)度。
?
網絡世界之所以會讓很多人覺得沒有安全感,不敢信任,是因為市面上有太多的虛假宣傳和過度宣傳,為了賣服務,賣產品,不擇手段。但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愿意以誠相待,以真心來搭建信任的橋梁。
?
我不知道何總是否能夠看到我的這些感受,但我還是想對他說:“謝謝何總的認可,未來如果有機會,除了個人層面的合作,我們也可以展開公司層面的合作。”
?
我一直有一個設想:通過我的用心付出,通過網絡來鏈接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彼此相互扶持,互惠互利。前幾天剛把幾位林業(yè)碳匯這個鏈條上的朋友相互介紹認識,經過持續(xù)的了解,如果彼此都覺得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相符,他們也是有很多合作機會的。
?
在網絡信任危機下,我通過《碳資產管理》這個培訓作為媒介,認識了不少企業(yè)主和高管,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通過一些有效的方式來讓這些朋友都關聯起來,并希望能夠一起打破“網絡的朋友不值得信任”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