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鏡不怕晚,50歲工程師一次性解決視力困擾!
視力不清晰,就需要戴眼鏡來矯正視力,然而戴眼鏡雖然矯正了視力,卻給我們帶來了種種不便,這其中的“酸楚”恐怕只有戴鏡的人才能懂。唐先生是一位工程師,今年50歲,已經近視了幾十年,而且伴有老花,飽受戴鏡的困擾,如今他通過個體化老視手術擺脫了戴鏡。
多年來深受戴鏡困擾
唐先生術前右眼500度,左眼675度,同時伴有老花,在學生時代眼睛就開始近視,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度數(shù)慢慢增加,他不得不配戴眼鏡矯正視力。但是因為戴眼鏡,有很多不便: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帶著眼鏡;冬天的時候鏡片總是會起霧;夏天運動汗水容易弄濕鏡片,遮擋視線。
擔心手術風險,遲遲不敢做手術
既然戴眼鏡這么不方便,為什么沒有早點做手術呢?唐先生說:“其實,多年前我就知道有激光矯正手術,但是一直不敢去做,因為擔心有風險。”他表示,直到后來有朋友做了手術,且效果很好,自己也看了很多專業(yè)的測評,才終于下定決心做手術。
選擇西安愛爾眼科醫(yī)院做老視手術
于是唐先生來到西安愛爾眼科醫(yī)院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并確定了手術方案,由于當時沒有立即約上李教授的手術,自己常年又在外地工作,只能作罷。半年后,在各種考慮下還是選擇專門坐飛機回來找李教授做近視手術。鑒于唐先生有老花,當時李教授建議他可以考慮選擇個體化老視手術,既矯正近視的同時也幫他解決老花的問題。
(唐先生正在進行檢查)
李教授表示,老視矯正技術以精準的角膜屈光手術為基礎,在單眼視的基礎上引入個性化球差,增加景深,幫助患者有效矯正近視、老花,提高視覺質量,是治療年齡相關性調節(jié)力下降的先進方法,適用于晶狀體尚未老化的早期老視患者。
術后第二天復查時,唐先生的雙眼恢復良好且已建立耐受,經雙眼融像測試,雙眼遠視力達1.0、近視力0.8,符合預期進展。“今天早上看東西時,眼睛感覺特別舒服,真的很慶幸我選擇了摘鏡,非常感謝李教授。”復查時,唐先生再三表達感謝。
(唐先生表達感謝)
近視與老花不會相互“抵消”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近視的人年紀大了不會得老花眼”這一傳聞,其實不然,近視與老花是兩種不同的屈光狀態(tài),二者可同時存在,不會相互抵消。
近視與遺傳、環(huán)境、不良用眼習慣等多種要素相關,屬于屈光不正;老花眼則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減退,睫狀肌功能亦逐漸減低,從而引起眼調節(jié)功能下降。老花眼的典型癥狀表現(xiàn)為看近、看小字模糊,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用眼過度時還可能會出現(xiàn)眼脹、流淚、頭痛等癥狀,一般開始出現(xiàn)于40-45歲。近年來由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人們用眼時長和強度的日益增加,因此老花眼的發(fā)病年齡也在不斷提前。很多人不愿意戴老花鏡,覺得顯得老態(tài),李教授稱,通過老視手術矯正之后,就不用再戴近視鏡、老花鏡,臨床上已經有不少40多歲的中年人有意愿選擇手術來擺脫老花眼,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
西安愛爾眼科醫(yī)院位于雁塔區(qū)丈八東路六號,是愛爾眼科布局中國西北、按照高標準建設的區(qū)域眼科診療中心。醫(yī)院面積1.3萬㎡,設置床位101張,建有4間潔凈層流手術室。由眼科專家郝燕生教授帶頭組成醫(yī)院骨干醫(yī)療團隊,其組員均有碩士、博士組成,設有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眼表與角膜病、眼整形、斜弱視及小兒眼科、醫(yī)學視光、功能與形態(tài)等眼科亞專業(yè)科室。
在高標準的基礎上,秉承“責任、協(xié)作、創(chuàng)新、奉獻”的精神,西安愛爾眼科醫(yī)院將與社會各界共同攜手,推動眼科事業(yè)的發(fā)展,為廣大西北地區(qū)的眼病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診療服務。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能享受到眼健康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