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樣使用
居士說,詩與酒都很美,而最好的年華當(dāng)恣意為之,而絕非緬懷過往。
你選擇長歌而行,亦或是沉淪于歲月當(dāng)中?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 上闕依然是最常見的以景寫春,不過與其他春景如“候館梅殘,溪橋柳細(xì)”不同之處在于,“未老”的不止是春,還有人。此處已經(jīng)隱藏了蘇軾對人生的態(tài)度,既然“未老”,便無需傷春悲秋,只管享受春風(fēng)細(xì)雨。 “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整座城都籠在江南的朦朧煙雨當(dāng)中,城外的雨水半滿,花開滿城。我去過周莊,去過西塘,很可惜沒有在陰雨天逛一逛這些古鎮(zhèn),摸一摸濕潤的青石板,看雨水打在烏黑的房檐然后又在地上摔碎,想來一定是極為漂亮的。我尤其喜歡“暗”,把一副江南雨景春花滿城的畫面飽和度一下降低了,整個畫面在我腦海中變得霧蒙蒙的,看不真切,但是卻更有韻味,生出許多遐想。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故人相聚,少不了的是懷古傷今,憶往昔崢嶸歲月。每次和許久不見的朋友乃至于家人見面,聊不完的都是以前的故事,比如誰誰誰讀博了,誰誰誰結(jié)婚了等等,“咨嗟”的便是對逝去歲月的感嘆和高中大學(xué)無憂無慮生活的懷念。人總是容易生活在回憶里。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東坡也說,不要老對以前的人和事感嘆,眼下多好的新茶難道不值得嘗嘗嗎?如此良辰美景,不吟詩縱酒,豈不是愧對于天地了。而且春天尚未逝去,不抓緊享受春光,反而感嘆故紙堆的事情,大好年華可不容如此浪費(fèi)。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人背上房貸,負(fù)重前行,有人寄情山水,漂泊半生,時間是公平的,
時間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樣使用
。這樣灑脫的態(tài)度,也是李太白,蘇子瞻超然于時光的重要原因。